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玉米大小斑病是一種真菌性病害,其發病季節集中,引起玉米減產幅度較大,近年來在我縣發病危害呈上升趨勢。由于今年玉米大小斑病流行,雖然目前已控制住,但仍然給來年留下了較大的病原菌基數,加之當前主推品種不可能更新換代、群眾對其危害認識不足等因素,來年可能造成病害流行。現結合我縣近年來防治玉米大小斑病的經驗,提出如下意見。根據玉米大、小斑病的防治,采取以控制菌源為基礎,病情監測為依據,改善栽培條件為手段,實施藥劑防治為保障的綜合防治技術。當前已經進入玉米成熟收獲期,是消滅越冬菌源減少發病初期菌量的關鍵時期,應把消滅越冬菌源減少發病初期菌量作為首要防治要點。作者認為采用以下方法,既可有機利用資源,又可起到殺菌的作用。
首先采用高溫發酵漚肥的方法處理玉米秸稈,實行秸稈還田須充分腐熟以后施用。從監測結果看,在病區凡將玉米秸稈亂放亂擺的田塊或是使用未充分腐熟的玉米秸稈的地塊,發病早而重。為此,玉米收獲后,應及時清除田園內外的病殘葉稈,收回集中堆漚,使其充分腐熟,方法是在玉米收獲后,將玉米秸稈集中到田邊地頭,切碎成長10-15厘米,畝用500公斤以上的廄肥,生石灰適量等拌均一起堆漚,后用稀泥巴封蓋。春節前后,用廄肥或人尿進行翻漚一次即可。玉米播種時秸稈經過高溫發酵,已充分腐熟,所帶菌源隨之殺滅。
其次在以玉米秸稈為飼料過腹還田的地方,應在玉米播種前1個月前將玉米秸喂光。方法一是將玉米秸稈曬干粉碎養豬。曬干后的玉米稈用粉碎機粉碎,每10公斤料加入發酵添加劑10克,拌勻,經8~10小時發酵后拌入常規配合飼料混合飼養。二是氨化秸稈喂用效果好。氨化飼料開窖后,有輕微的氨臭味,這是余氨(游離氨)的氣味。先取出2-3天的喂量,放在清掃干凈的地面上放氨,經1-2天的通風晾曬,氣味就可消失,出現糊香味,即可飼喂牲畜。氨化秸稈不宜一次取出過多,應邊喂邊取,以防粗蛋白質損失。牛、羊從未喂過氨化飼料時,開始一般不愛吃,也需由少到多,逐漸習慣,經5-7天的馴食,多數牲畜即可喜食,讓牲畜自由采食,不會有副作用。喂用時應添加部分精料、食鹽、骨粉及其他必需飼料。氨化秸稈飼喂牛、羊,可以作全日糧或部分日糧,均可取得良好效果。
再次以玉米秸稈為燃料的地方,應在玉米播種前1個月將玉米秸稈燒光。杜絕在野外亂燒玉米秸稈,否則一是造成資源浪費,二是造成環境污染,據悉,隨意焚燒秸稈對大氣污染很大。
最后玉米秸稈殺菌還田方法很多,有生物菌堆漚、墊圈過腹、沼氣發酵等效果都很好。但從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生態效益分析,生物菌堆漚秸稈效果最佳。所謂生物菌堆漚秸稈,就是把玉米秸稈拉到田間地頭或閑地鍘碎,把菌劑、化肥放在秸稈上噴上足夠的水,用塑料薄膜或泥覆蓋嚴密即可。主要技術要點。1、材料準備。堆制1000公斤秸稈用1公斤生物菌,尿素5公斤,玉米秸切碎成長15厘米。2、首先把秸稈充分濕透,用0.1%菌劑均勻噴灑在濕透的秸稈上,再撒入0.5%尿素,注意使菌劑和尿素在秸稈上分布均勻。再把秸稈堆成堆,堆寬2米,高1.5-2米。分三層堆積。一、二層厚50-60厘米,第三層厚30-40厘米。分別在各層間撒菌劑和尿素。3、把秸稈堆制成堆后,立即就地取泥封堆,堆頂呈盤狀(或用黑塑料布蓋住),肥堆兩邊與地表呈70-80度的角。按操作規程堆制后,30天即可成腐熟高效的優質有機肥。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