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1.降水與曬種。隔年貯備的玉米種子必須把含水量降在12%以下。通常采取:①通風散濕。即在冬春低溫干燥時,采取自然或機械通風的辦法降低種子含水量。②晾曬。當種子含水量超13%時就要晾曬。水泥場曬種應在溫度升高前進行,并注意厚度,及時翻倒,以防燙傷種子。不能熱入庫。最好在春季低溫階段曬種,然后使種子處于低溫密閉條件下,以抑制呼吸,延長壽命。
2.防潮隔濕。種子吸濕的途徑主要是從空氣中吸濕、地面返潮、漏雨,所以應從這三方面抓起;①防止從空氣中吸濕(降溫散濕)。這是種子防潮的主要環節,因夏季倉外濕度、溫度一般高于倉內,所以要及時檢查倉庫的墻壁、門窗、風洞等,使其保持密閉狀態。對密閉性能差的倉庫,也可用塑料薄膜、干燥的麻袋、帆布等覆蓋種子。但當倉外濕度、溫度低于倉內時或溫濕度之一相同而另一個低時可以通風,以利降溫散濕。
②地面防潮。可用鋪瀝青、干磚、油氈、塑料等阻止地下水上升,也可用木、磚等墊高種子,使種子與地面隔開。地下水位高的地區要做好倉庫四周的排水工作。
③防漏。及時檢查維修屋頂、門窗等,防止漏雨。經常檢查堵塞鼠洞、蟻穴等,防止漏水
3.檢查種子。夏季貯存王米種子要定期定點檢查、記載,大風、雨后要及時檢查,以便及早發現問題,采取措施。檢查的主要內容是種子溫度、水分,蟲害一般7~10天檢查1次。發芽率在晾曬、熏蒸前后各測1次,以后每20~30天測1次,最好在室外土壤中測定。
4.防治害蟲。玉米種于倉貯害蟲主要是米象和麥蛾。米象夏季多在種堆表層或下層地面及通風陰涼處。麥蛾幼蟲多在種堆上層20厘米處,成蟲黃昏時善飛,白天多棲息在墻縫或屋頂上,檢查發現害蟲后,就要及時防治。實踐中,多在曬種后用磷化鋁熏蒸,用藥量為每立方米種子用粉劑4~6克或片劑6~9克(1~2片)。夏季溫度高,藥劑擴散快,熏蒸時間短,密閉3~4天即可。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