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2007年春耕生產標準高、質量好。據調查,今年各作物苗情是近幾年最好的。但是,由于四月下旬以來降雨比較頻繁,氣溫較低,土壤濕度大,出現幼苗生長緩慢、草苗齊長、草荒、苗期病蟲害發生重、部分地區晚熟品種種植面積較大等情況,加之氣象部門預測8-10月份降水略多,為了確保作物在霜前成熟,應加強后期田間管理,抓好抗旱、除濕、排澇工作。現將玉米促早熟技術建議介紹如下:
一、葉面追肥
提倡進行根外追肥。根外追肥應噴施具有促進生長的葉面肥,如:磷酸二氫鉀、農丹、愛豐有機活性液肥等,有利于促進早熟,增加百粒重、穗長,提高品質、增產增收。
二、疏穗
雙穗率高的玉米品種,對確已不能成穗和不能正常成熟的小穗,應因地因苗而宜進行疏穗,減少水分和養分消耗,使這部分養分和水分集中供應發育健壯的果穗,促進果穗早熟、棒大、不禿尖、上的成,提高百粒重,還可增強通風透光能力,有利于早熟。在所有的葉片中,棒位葉片對玉米的產量影響最大,所以疏穗時一定要輕輕掰除,避免傷害棒位葉片,力保每株有一穗玉米正常生長成熟。
三、防治玉米螟
玉米螟是我市常發害蟲,各地應提高認識,加強宣傳,及時預報,適時開展防治工作。應用高壓汞燈防治,開燈時間在7月上旬~8月上旬。赤眼蜂防治時間,首次放蜂7月15~20日,間隔一周后第二次放蜂。藥劑防治,在玉米心葉末期(5%抽雄),時間7月下旬~8月上旬,可選用高效低毒的0.2%辛硫磷顆粒劑。
四、隔行(株)去雄
這是一項簡單易行的增產措施,可提早成熟3~5天,增產10%左右,還可以改善通風透光條件,減輕玉米螟的危害。在玉米雄穗抽出1/3尚未散粉,及時隔行(株)去雄。去雄時,為保證安全授粉,邊行3~5行不去雄,其余每隔一行(株),拔除一行(株)的雄穗。在操作時,要防止折斷莖桿和拔掉上部葉片。去雄可使玉米植株將養分轉向雌穗,促進雌穗的發育。必須注意的是去雄株數一定不要超過總株數的一半;小比例間作、植株生育不整齊或缺株嚴重地塊不宜去雄,以免影響授粉。
五、站稈扒皮晾曬
站稈扒皮晾曬可使玉米提早成熟5~7天,降低玉米水分14%~17%,增加產量5%左右,同時還能提高質量,改善品質。扒皮晾曬的時間很關鍵,一般在蠟熟中后期進行,即籽粒有一層硬蓋時進行。過早過晚都不利,過早影響灌漿,降低產量,過晚失去意義。站稈扒皮晾曬方法比較簡單,就是扒開玉米苞葉,使籽粒全部外露,直接曬到陽光,但注意不要折斷穗柄,否則影響產量。
六、放秋壟
灌漿后淺鋤一次,促進土壤通氣增溫,有利于微生物活動和養分分解,促進早熟。
七、割除空稈及病株,打底葉
在玉米田內,部分植株因授不上粉等因素形成不結棒的空稈,還有些低矮的玉米不但白白地吸收水分和消耗養分,而且還與正常植株爭光照,影響光合作用。因此要把不結棒的植株和小株拔掉,從而把有限的養分和水分集中供給正常的植株。
近年來,絲黑穗病的發生有上升趨勢(玉米主產區更為明顯),割除病株對減輕翌年病害發生的意義重大。割除病株一定要深埋或焚燒,不要直接喂養牲畜,做肥料一定要腐熟。
玉米生育后期,底部葉片老化、枯死,已失去功能,要及時打掉,增加田間通風透光。
八、適時晚收
玉米后熟性較強,收獲后植株還有一些營養可進入籽實之中,因此,在收獲時間上一定要適時晚收。收獲前要注意天氣預報,在下“酷霜”前1~2天把玉米割倒,集中放成“鋪子”進行后熟,提高玉米產量及質量。同時,對難以成熟的玉米地塊,應做好青貯的準備工作。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