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近日,有農民來植保站詢問玉米苗發黃、干葉是什么原因。我們經過實地調查,發現這些發黃、干葉的玉米苗土以下莖上或根都有蟲咬的痕跡。挖出苗發現是金針蟲的為害,多的一株達2~3頭。玉米金針蟲是一種以幼蟲在地下蛀食玉米內莖和地下根部,可咬斷沒出土的幼苗,也可鉆入較大的玉米苗根莖部取食,致使玉米苗枯死,造成缺苗斷壟現象,嚴重時可使全田毀種。所以提醒廣大農民朋友積極行動起來查治玉米金針蟲,以減少其為害。
一、形態特征 玉米金針蟲為叩頭蟲的幼蟲,屬多食性地下害蟲,俗稱鐵絲蟲,成蟲俗稱叩頭蟲。屬鞘翅目,叩頭蟲科,種類很多。主要有三種為害較重:溝金針蟲、細胸金針蟲和褐紋金針蟲。其中溝金針蟲體色黃褐色(初孵化時白色),體形較寬,扁平,胸腹背面有1條縱溝;細胸金針蟲體色淡黃褐色(初孵白色半透明)細長,圓筒形。金針蟲體堅硬光滑有光澤,老幼蟲體長13~20毫米。
二、生活習性及為害特點 金針蟲約3年1代,以成蟲和幼蟲在土中越冬。越冬成蟲3月出土活動,5月為產卵高峰期,卵孵化后即開始為害,幼蟲喜潮濕的土壤,一般在10厘米土溫7℃~13℃時為害嚴重。成蟲羽化后,活動能力強,對剛腐爛的禾本科草類有趨性。為害時,可咬斷剛出土的幼苗,也可鉆入已長大的幼苗根里取食為害,被害處不完全咬斷,斷口不整齊。還能鉆蛀咬食種子及塊莖、塊根,蛀成孔洞,被害株則干枯而死亡。
三、防治方法 由于金針蟲是幼蟲不出土的地下害蟲,又沒有趨味性,因此防治只有將藥劑施入土中才有效。
1.藥劑拌種。用40%甲基異柳磷、50%辛硫磷、48%天達毒死蜱或50%的對硫磷乳油按種子重量的0.1%~0.2%藥劑和10%~20%的水對勻,均勻地噴灑在種子上并悶種4~12小時。
2.灌根。用40%的樂果乳油或者是48%的毒死蜱乳油1000倍液灌根;或用50%的辛硫磷或15%毒死蜱乳油1000倍液進行灌根處理。
3.施用毒土。畝用2.5%甲基異柳磷顆粒劑(地達)2~3公斤拌細土20~25公斤;或用5%甲基毒死蜱顆粒劑每畝2~3公斤拌細土25~30公斤;或畝用地蟲全殺2公斤拌細土20~25公斤撒于土表然后澆水,提高防治效果。也可畝用50%辛硫磷乳油200~250克,加水10倍,噴于25~30公斤細土上拌勻成毒土,順壟條施,隨即淺鋤。
4.發生嚴重時可澆水迫使害蟲垂直移動到土壤深層,減輕為害。
需要引起注意的是,如玉米已施用了主要成分為煙嘧磺隆的莖葉處理除草劑,施用前后7天禁止用有機磷農藥,否則會發生藥害。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