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玉米銹病是屬真菌性病害:主要侵染葉片,嚴重時也可侵染果穗,苞葉乃至雄花。初期僅在葉片兩面散生淺黃色長形卵形褐色小膿皰,后小皰破裂,散出鐵銹粉狀物,即病菌復孢子,后其病斑上生出黑色近圓形或長圓形突起,開裂后露出黑褐色冬孢子。
傳播途徑和發病條件:田間葉片染病后,病部產生的復孢子借氣流傳播,進行再侵染,蔓延擴展。生產上早熟品種易發病,高溫多濕或連陰雨,偏施氮肥發病重。
防治方法:病害的流行是由三個因素決定的:第一,大面積種植感病品種;第二,存在大量病菌;第三,具有適宜發病的環境條件。因此,病害的防治應從這四方面著手。
(1)選用抗病品種:這是防治銹病的根本途徑,不同品種對病害的抗性,具有明顯的差異。
(2)施用漚制的肥,增施磷鉀肥,避免施過施氮肥,提高植株抗病力。
(3)消滅越冬菌源和減少發病初期菌量,輪作倒茬可減少菌量。另外,玉米收獲后徹底消除田間病殘體,并及時深翻,這是減少初侵染源的重要措施。
(4)在發病初期開始噴灑50%粉秀清,12.5%烯唑醇,連續防治2―3次。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