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一)小麥種子的性質及變化規律小麥是一種喜陰不喜陽的種子。因此在伏天貯藏時應放在背陰通風處。其變化規律是先出汗然后長白斑,如不及時翻曬很快即長白菌絲,最后變為黑色而不能做種子使用。(二)貯藏技術小麥種子比較容易貯藏,但越夏貯藏的小麥應加強檢查。小麥吸濕性強、籽粒皮薄組織疏松,一般紅皮、硬質小麥比白皮、軟質小麥的吸濕性差。因此,安全含水量在12%以下的麥種可較長期保持種子生活力。小麥種子的貯藏方式有散貯和袋貯兩種。散貯時采用低溫密閉壓蓋貯藏,袋貯時將種子含水最降到安全含水量以下。定期加強檢查,防蟲防鼠,夏天或秋天入倉前要過一次篩、立秋后倒倉一次,確保種子質量。二、玉米(一)玉米種子的性質及變化規律玉米是大粒大胚種子,易發熱胚占體積的30%以上,占粒重的10%~12%,因種胚大種子的呼吸旺盛,所以在同樣的水分和溫度條件下。比其它禾谷類種子的呼吸強度大,因而玉米種易發熱導致種子變質。玉米種子脂肪含量為4%~5%,而胚部脂肪含量占籽粒的77%~89%。因此,高溫易產生游離脂肪酸,發生酸敗,從而影響種子生活力。此外,玉米種子胚部還含有較多的可溶性糖,種皮又薄、因此易生霉造成種子變質。其變化規律是第一步玉米種子吸濕后種粒膨脹,色澤發亮,胚部形成水泡,但一般不易看出,第二步返潮出汗胚部掛灰菌絲,有土性。第三步即可嗅到酒精氣味,如氣候不正常,經三、四天后即可發熱,胚部變成淺黃色,掛在胚上的灰菌絲呈綠色,已影響種用價值,如不及時處理,再經三、四天胚部即變成綠色或黑色,以至整個種粒變成黑色失去使用價值。(二)貯藏技術根據玉米種子的性質及變化規律,其貯藏方法通常采取穗貯法和粒貯法。但穗貯法占體積較大,倉容利用率低,因而其越夏貯藏常采用粒貯法。一般氣溫在 15℃~25℃時,水分需在14%以下。據試驗玉米種含水量降低到12.5%,貯藏0.5~1.5年種子的生活力可達99%以上,發芽率達97% ~98%。而降低種子水分的最有效措施是通風。因空氣具有一定的傳熱和載濕能力,通風可降低種子的溫度和水分,提高種子貯藏的穩定性。定期檢查做到三溫兩濕、使種子處于良好狀態。三溫即氣溫、倉溫、種溫,一般情況下影響種溫變化的主要因素是倉溫,而影響倉溫變化的又是氣溫。當氣溫低種溫高時可在清晨開動排風扇,使倉內形成負壓,冷空氣從通風口進入種子堆。使種子降溫,同時還能階低種子含水量。兩濕即氣濕和倉濕。倉內濕度的高低與種子含水量有密切關系,長在一定的溫度條件下、種子的吸濕與散濕取決于倉內相對濕度的大小。而倉濕又受氣濕的影響。所以,根據三溫兩濕的變化規律,合理地通風或密閉倉庫,保持較低的溫濕狀態,使種子處于低溫、干燥環境下可延長種子壽命。以低溫干燥為基本條件,保持種子的良好發芽率。三、防蟲、防鼠(一)防蟲防蟲治蟲是種子越夏貯藏的大難題。危害種子的倉蟲主要有米象、大谷盜、小谷盜、麥蛾及粉斑螟等,多數倉蟲喜歡在溫暖、潮濕的地方生長繁殖,因此可以通過降低倉內溫濕度來控制倉蟲的發生。多數倉蟲有喜歡在頂部表層活動的習性,根據這一特點,可在種子表層設點檢查。當種子感染倉蟲后,應根據倉蟲的種類和危害程度用高濃度的敵敵畏進行熏蒸,即用舊麻袋蓋在種子表層,將80%的敵敵畏乳油按每立方米空間100~200mg的用量噴在面。也可以用毒餌誘殺,即把炒熟的麥麩噴上5%的敵敵畏或10%的敵百蟲后曬干,放在倉蟲經常活動的種子表層及四周,可有效地殺死害蟲。另外,在種子入庫前用磷化鋁熏蒸,用量為 1.5g/平方米,熏后密封36~72小時,然后通風散毒,也可起預防蟲害的作用。(二)防鼠可在老鼠經常活動的地方放上鼠藥毒餌,定期更換。定期檢查了解鼠害情況,確保種子不受損害。[pagebreak]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