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品種認定編號:蒙認飼2004001號
品種名稱:蒙農青飼1號
選育單位:內蒙古農業大學農學院
品種來源:其母本為高梁質核型雄性不育系A2,1994年由日本櫪木縣國家飼草研究中心提供,父本為內蒙古地區栽培多年的黑殼蘇丹草,1994年將兩種材料相組配進行種間遠緣雜交而成。
特征特性:
葉:葉片寬大,長披針形,中脈乳白色。
植株:一年生草本植物,莖基部節間短而粗壯,株高350厘米以上。
穗:近圓錐形花序,穗較疏散,呈雙親中間型。
籽粒:長橢圓形,穎殼褐色、黑色、乳黃色或棕紅色,千粒重21.96g。
根:須根發達,氣生根多。
品質:
內蒙古農牧漁業生物實驗研究中心檢測,開花期干物質中:粗蛋白質含量10.320%,粗脂肪4.05%,粗纖維34.903%,粗灰分5.125%,無氮浸出物34.903%,水分1.71%。賴氨酸0.339%。拔節期干物質中,粗蛋白質14.710%,粗纖維32.106%。
田間考察結果:
根據田間的觀察,未見有任何病蟲害癥狀發生,黑穗病、葉斑病、白粉病和銹病病害以及蚜蟲蟲害均未發生過。2003年在包頭市試驗區和巴盟農研所試驗區田間觀察也未見有任何病蟲害癥狀。2003年自治區進行田間鑒定,未發現植株有任何病蟲危害的癥狀。田間觀察未見有植株倒伏現象。
試驗情況:
2003年巴盟農研所區域試驗對照健寶高丹草、佳寶高丹草、蒙農青飼2號、黑殼蘇丹草、白殼蘇丹草。生長速度比健寶和佳寶高丹草快;平均株高3.54m,分蘗數5~7個,有效分蘗3~4個,葉量大,莖葉比2.94;生長期內株高1.3m左右時可刈割3次,3次刈割平均鮮草總產量8922.32公斤/畝,平均畝產413.54公斤。
2003年進行了生產示范種植試驗,對照品種黑殼蘇丹草、白殼蘇丹草及蒙農青飼2號。比對照品種蘇丹草晚熟14天,比蒙農青飼2號早熟2天。平均株高3.57m,分蘗數5~8個,有效分蘗3~4個,葉量豐富,莖葉比3:11,株高1.3~1.5m時可刈割3次,3次鮮草總產量8878.94公斤/畝,4月末播種7月2日即可第1次收割。2次刈割時,10月初第2次刈割植株高達3.2m,可用于青貯或曬制干草,2次刈割鮮草總產量8867.20公斤/畝,與3次刈割總產量相近。鮮草總產量比對照黑殼蘇丹草、白殼蘇丹草和蒙農青飼2號分別提高41.30%、43.44%和4.43%,種子產量374.58公斤/畝,比對照黑殼蘇丹草、白殼蘇丹草和蒙農青飼2號分別提高17.57%、15.60%和4.86%。
栽培技術要點:
適當早播有利于促進分蘗和提高抗寒性。收草用采取條播方式,播量1.2~1.4公斤/畝,行距30~35厘米,密度約為5.5~6.4萬株/畝(按千粒重21.96克推算),適宜播深2~3厘米,播后及時鎮壓。
苗期應注意除草。根據土壤肥力狀況,可施化肥和有機肥,化肥應以N肥為主,適當配施P、K肥,種肥施二銨15~20公斤/畝,追肥施尿素10~15公斤/畝,基肥施有機肥2~3噸/畝,每次刈割后應灌水和施肥。
注意事項:
避免讓家畜采食幼苗(1.3米以下)。首次飼用,要避免空腹采食,鮮草要稍晾曬,控制數量,避免牲畜過量采食,同時增加牲畜的飲水次數。刈割留茬過低(1.3米以下)會影響再生速度。[pagebreak]
適宜區域:≥10℃有效積溫2400℃以上的地區種植。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