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癥狀特點:
玉米條紋矮縮病又稱玉米條矮病。病株節間縮短,植株矮縮,沿葉脈產生褪綠條紋,后條紋上產生壞死褐斑。植株早期受害,生長停滯,提早枯死。中期染病植株矮化,頂葉叢生,雄花不易抽出,植株多向一例傾斜。后期染病矮縮不明顯。根據葉片上條紋的寬度分為密紋型和減紋型兩種。葉片、莖部、穗軸、髓、雄花序、苞葉及頂端小葉均可受害,產生淡黃色條紋或褐色壞死斑。
病 原:
Maizestreakdwarfvirus簡稱MsDv;稱玉米條紋矮縮病毒,屬病毒。病毒炮彈狀,大小200—250×70—80(nm),每粒病毒有橫紋50條,紋間距4nm。
傳播途徑和發病條件:
該病毒由灰飛虱傳播。蚜蟲、葉蟬、薊馬、土壤、種子和摩擦都不傳毒。灰飛虱最短獲毒時間為8小時,體內循回期最短5天。病毒不經卵傳播。氣溫20—30℃時,潛育期7—20天,一般9天。該病發生與灰飛虱若蟲的發生有直接關系。3—4齡若蟲在田埂的雜草和土塊下越冬。翌年春轉入麥田,。羽化后成蟲有一部分遷飛到剛出苗米田為害。7—8月蟲口最大,為害也重。玉米收割后又轉移到田埂雜草上,潛入根際或土塊下越冬。帶毒若蟲是翌年的主要初侵染源。灌溉次數多或多雨,地邊雜草繁茂有利于灰飛虱繁殖。玉米第一水適時澆灌發病輕,過早或過遲發病重。田間濕度大易招來灰飛虱棲息。
防治方法:
(1)選種抗病品種高抗品種有武單早、武頂一號、陜單5號、慶單7號、W341×野6116、W341×單624等。
(2)加強田間管理,適時播種。把好玉米第一次澆灌時間,爭取在玉米出苗后40—45天澆頭水。精細整地,增施磷鉀肥,提高植株抗病力。
(3)加強對灰飛虱的防治要抓好四個時期的工作,即越冬防治、麥田防治、藥劑拌種和一代成蟲遷入玉米初期的防治。使用藥劑參見灰飛虱防治法。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