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1.苗床準備。育苗播種前2~3天,選用土質肥沃疏松、靠近本田的旱地作苗床,先深挖整平,做成1.3~1.7米寬的苗床。每平方米施辛硫磷2克,防治地下害蟲。2.營養土配制。用30%~40%的腐熟有機渣料,60%~70%的肥沃細土為基質,移栽每畝大田用不少于150公斤的料土,并加入過磷酸鈣1.5公斤,尿素0.15公斤,混合均勻后,加清糞水至手捏成團,觸地即散時為宜。3.育苗方式。土壤有機質含量高、疏松的沖積土、紗溪廟和蓬萊鎮發育的紫色土等,可選擇軟盤育苗移栽技術(每張100孔);土壤粘重的黃壤、紅壤和遂寧組發育的紫色土等,采用營養杯(袋、筒)育苗技術。將調制好的營養土裝至營養杯或軟盤的80%后壓實在苗床中,每杯或每孔播種1~2粒種子后,撒細土蓋種,厚度不低于1厘米。4.苗床管理。用已準備好的2米長的竹片在苗床上搭上拱,再蓋上2米寬的農膜,四周用土壓嚴壓實,減少水分損失。出針前膜內溫度控制在35℃以下;出針后,膜內溫度控制在25℃以下,防止燒苗。若因故(干旱或暴雨等)不能適時移栽,要及時移動軟盤或杯,切斷種子根蹲苗。5.移栽技術。玉米苗最佳移栽期一葉一心。超過三葉一心移栽時可用0.1市斤/平方米尿素兌水增施送嫁肥水。按計劃株距進行分級、定向、錯窩移栽,栽后要覆土蓋窩不低于3厘米,防止干旱暴曬肥球,影響根系生長。該技術適合我國云南、貴州、四川、重慶等西南山地玉米區,在當地適宜播種期到來時,因季節性干旱不能及時播種,可采用育苗移栽技術將玉米的發芽、出苗及幼苗期集中在苗床中管理,避開災害危害,待降雨后及時移栽。若與大田地膜覆蓋技術結合,抗旱增產效果更加顯著。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