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選用良種培育壯苗
1、選用優良品種出口大蔥對品種要求嚴格,通用標準是植株完整、緊湊、無病蟲害,葉肥厚、葉色深綠、蠟粉層厚,成品葉身和假莖長度比約為(1.2~1.5):1,假莖長40厘米,直徑2厘米左右,潔白、致密。實踐中,以手握大蔥假莖基部,能保持植株挺立5秒以上,假莖不彎曲、不折斷為好。常用品種有:元藏、吉藏、白樹、小春、九條太等(以上大蔥品種的種子均從日本進口)。
2、整地作畦從日本進口的大蔥種子價格昂貴,生產上應育苗移栽。苗床宜選土質疏松肥沃、地勢平坦、排灌方便的沙壤土。播前5天~7天整地作畦。栽植667平方米大蔥需苗床面積80平方米。每畦施用高溫發酵的秸稈堆肥100千克或充分腐熟的農家肥300千克~400千克,過磷酸鈣3千克,淺耕耙平作畦,用腳按順序輕輕踩實,使畦面外實里松,平整,防止局部積水。
3、浸種使用當年新種,每栽植667平方米大蔥用種75克。播種前進行浸種消毒,方法一:用40%甲醛300倍液浸種3小時,浸后用清水沖凈,可預防紫斑病;方法二:用0.2%高錳酸鉀溶液浸種25分鐘,再用清水沖凈,可殺死種子表面的病原菌;方法三:用3倍于種子量的65℃溫水燙種25分鐘,不斷攪拌。經浸種后的種子可提前1天~2天出苗。
4、播種育苗多用撒播,播前畦內澆足底水,水充分滲完后,種子摻細干土或細沙撒種,覆土厚度1厘米,之后覆地膜或扣拱棚以增溫保墑,保持土壤水分充足,表土不板結,出苗整齊。大蔥育苗期間嚴禁使用除草劑,保護地內育苗尤其應引起重視,否則極易失敗,造成損失。大蔥出苗后,及時撤去地膜,防止烤苗。當幼苗具2片~3片葉時,結合澆水,追施1千克~2千克尿素;不間苗。當幼苗長至40厘米,已有6片~7片葉時,應停止澆水,適當煉苗,準備定植。
科學管理保證產量
1、澆水大蔥定植緩苗期一般不澆水,讓根系迅速更新,植株返青。①蔥白生長初期,植株生長緩慢,對水分要求不高,應少澆水,并于早晚澆水,避開中午以免驟然降低地溫,影響根系生長,此時澆水2次~3次即可。②蔥白旺長期,此時植株生長迅速,平均7天~8天長出1片新葉,葉序越高,葉長越長,葉子壽命越長。此刻蔥葉蔥白迅速生長,需水量大,應結合追肥、培土,每4天~5天澆一次大水。
生產上通過觀察心葉與最高葉片的高度差來判斷大蔥是否缺水,一般差在15厘米左右為水分適宜,若超過20厘米,說明缺水,心葉生長速度變緩,應及時澆水。③蔥白充實期,植株生長緩慢,此刻養分從葉片回流至蔥白內,需水量減少,但仍然需要保持較大的土壤濕度,以保證蔥白灌漿,葉肉肥厚,充滿膠液,蔥白鮮嫩肥實。此時澆水2次即可。收獲前7天~10天停止澆水。
2、追肥出口大蔥喜氮、鉀肥。據分析,每1000千克大蔥產品需從土壤中吸收氮3千克、磷0.55千克、鉀3.33千克。適時追肥是滿足大蔥生長發育,獲得高產優質的重要措施。①蔥白生長初期,以氮肥為主,667平方米施尿素20千克或硫酸銨25千克,忌施碳酸氫銨,否則蔥白細軟,不能出口。②蔥白旺長期,氮磷鉀要配合使用,結合培土,每667平方米分3次追施三元復合肥50千克或酵素菌肥80千克,也可用0.5%硼砂溶液葉面噴灑,667平方米用液量50升,10天左右1次,連續使用2次~3次,能保證大蔥植株健壯,成品率提高10%左右。
3、培土培土能夠軟化蔥白,改善品質,但不能使蔥白加長。
培土應適當,一般在追肥澆水后進行,應掌握前松后緊的原則,生長前期培土不能太緊實,否則易出現蔥白基部過細,中上部變粗的現象,影響質量。培土應在土壤水分適宜時進行,過干過濕均不宜培土;且應在午后進行,此時培土不會損傷植株。一般培土4次~6次,前2次陸續填平壟溝,以后培土要適當壓緊實。每次培土厚約3厘米~5厘米,將土培至葉鞘與葉身的分界處略下,勿埋沒葉身,以免引起葉片腐爛和污染蔥白。培土時,取土寬度勿超過行距的1/3,以免傷根;培土后及時噴藥防玻合理安排茬口周年栽培出口大蔥要求周年均衡供應,僅靠露地栽培不能滿足出口的要求,生產上要結合保護地設施,實現周年栽培,周年供應,以滿足市場需求。一般春季2、3月份用冬暖式大棚育苗,苗齡50天~60天,定植于拱棚內,8月份收獲;或3月底、4月初小拱棚育苗,苗齡60天~70天,麥收后定植于露地,10月份收獲;也可9月下旬露地育苗,自然越冬,翌年6月定植于露地,9月~10月收獲;還可9月~10月小拱棚育苗,苗齡50天~60天,定植于冬暖式大棚,翌年3月~4月收獲。
整地施肥寬行密植
當前茬作物收獲后,及時清整田園,667平方米施用高溫發酵堆肥2000千克或優質農家肥5000千克,過磷酸鈣50千克、硫酸鉀復合肥50千克,硼砂2千克,深翻耙平。出口日本的大蔥要求蔥白細長,生產上應采取寬行密植法。露地栽培按行距1米,保護地栽培按行距90厘米開深溝,溝深15厘米~20厘米,南北行向。定植前,首先剔除病弱苗、畸形苗和雜株,按苗大小分成大、中、小3級,分別栽植。定植時用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600倍液蘸根。插蔥時應垂直,不能彎曲。為方便通風透光和培土,應保持蔥苗植株葉片切面與行向呈偏西45°夾角。株距2.5厘米~3厘米,667平方米栽2.2萬~2.5萬株。
預防病蟲確保出口
出口日本的大蔥,由于出口標準高,部分商家對農藥殘留有要求,生產上應切實注意,病蟲害以預防為主。發現病蟲害后,多采用高效低毒殘留少的生物農藥或天然植物源殺菌劑,少使用化學農藥。大蔥常見病害有紫斑并霜霉并白尖病(白色疫病),保護地內易患灰霉玻防治紫斑病,常用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500倍~600倍液,或64%殺毒礬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50%速克靈可濕性粉劑1500倍液,或50%撲海因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防治霜霉病,常用50%甲霜銅可濕性粉劑800倍液,或72.2%普力克水劑800倍液。防治白尖病,可用77%可殺得可濕性粉劑500倍液,72%克露可濕性粉劑800倍液,或30%綠得保懸浮劑500倍液。防治灰霉病,可用50%速克靈2000倍液,由于灰霉病易產生抗藥性,應盡量減少用藥量和施藥次數,必須用藥時,要注意輪換,交替或混合用藥,生產上,通常用50%撲海因2000倍液加萬霉靈1000倍液或65%硫菌霉威1000倍液,效果良好。常見蟲害有蔥薊馬、蔥蠅和斜紋夜蛾幼蟲。常用農藥有:50%辛硫磷1000倍液,2.5%功夫乳油4000倍液。近年來,利用美國“綠浪"天然植物殺蟲劑800倍~1000倍液,防治上述害蟲,特別是對抗藥性害蟲效果好,且無農藥殘留,完全符合出口標準。
適時收獲及時貯運加工
大蔥收獲時,可用鐵锨將蔥壟一側挖空,露出蔥白,用手輕輕拔起,避免損傷假莖,拉斷莖盤或斷根。收獲后應抖凈泥土,按收購標準分級,保留中間4片~5片完好葉片。每20千克左右一捆,用塑料編織袋將大蔥整株包裹好,用繩分3道扎實,不能緊扎,防止壓扁蔥葉。
運輸時,將包裹好的蔥捆豎直排放在車廂內,可分層排放,不能平放,堆放。運至加工廠后立即加工。先用利刀快速切去根毛,保留部分根盤。用高壓剝皮槍從大蔥叉檔部將皮剝開,保留三葉。用干凈紗布擦凈蔥白上的泥土。成品標準:蔥白直徑1.8厘米~2.5厘米,長度35厘米~45厘米,葉長15厘米~25厘米。沿切板上的標準,將長葉按規格要求切去,齊葉。用符合國際衛生標準的材料捆扎,一般每330克為1束,每15束為1箱。將大蔥入庫徹底預冷,溫度設定為5℃,裝運集裝箱時,溫度設定為1℃~3℃。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