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一、蒜黃窖的建立
井屯的蒜黃窖具有保溫、保濕、避光、省煤、管理方便等優點。窖長14米,寬5.6米、高2.2米,其中地下部為1米,四周墻體均為厚50厘米的空心墻,空心內填充鋸末或珍珠巖等保溫材料。窖頂部用鐵梁支撐,上蓋石棉瓦,瓦上覆蓋鋸末、柴草,厚20厘米,最上部再蓋一層黑色塑料,起遮光、防雨雪作用。窖北建一緩沖間,緩沖間內修建長2.5米、寬1.5米、深1米的泡蒜池。墻壁上安排風扇,用于通風換氣。窖內中間為1米的過道,過道用水泥板鋪成,板下建暗火加溫用的爐灶及火道,過道兩旁為寬1.8米的水泥板栽培床,分上下兩層,采用立體栽培,間隔高度為1米。此種蒜黃窖一次性投資4000元,可使用10年以上。
二、栽培前的準備工作
1.蒜種選擇蒜黃栽培從10月底到翌年4月初結束。9月份購進蒜種,一個標準窖整個栽培期所需蒜種16000公斤,蒜種應選擇鱗莖肥大充實,瓣數多,未受凍害、撞傷或傷熱變黃的白皮紫蒜。此蒜種具有休眠期短、轉化率高、蒜黃品質好的特點。
2.浸泡蒜種清除鱗莖上的破皮,用編織袋裝好,每次150公斤,放入泡蒜池中,蓄滿水,浸泡24小時,使之充分吸水膨脹,撈出后即可于窖內排蒜。
三、囤栽蒜種
1.鋪沙排蒜選擇潔凈無污染的河沙,均勻鋪于栽培床上,整平,厚1厘米。將泡好的蒜種均勻鋪在沙子上,挨緊。每平方米用蒜種17.5―20公斤,鋪完后將栽培床外沿用沙土培起,防水從床上流出。
2.遮光軟化蒜黃需遮光軟化,在窖門及緩沖間上要用門簾遮嚴,窖內操作所需電燈要用燈罩罩好,不用時立即關閉。
四、栽后管理
蒜黃栽培分為4個時期。1-5天,植株長至5-10厘米時為前期;6-10天,植株長至20-25厘米為中期;11-13天,植株長至35-40厘米時為后期;14-16天,植株長至45-50厘米時為采收期。
1.澆水前期根系初生、幼芽萌動,生長緩慢,需水量小,第1天澆透水后第4天再澆一水。中期生長量加大,第6、8、10天分別澆一次水。后期生長更加迅速,水分供應要充足,每天一水。采收期停止澆水。澆水量以床邊所培沙土處有水滲出即可,水溫10-20℃。防止降低窖內溫度。
2.溫度調節為促蒜種休眠芽迅速萌發,前期溫度保持20-22℃,中、后期溫度降至18-20℃,采收期保持16-18℃。低于要求溫度時要加溫。
3.通風換氣栽培前期為促萌發,空氣濕度要求較高,每天進行一次通風:栽培中、后期每天進行二次通風;采收期要適當降低窖內溫度,每天進行三次通風。通風時間為每次30分鐘。另外,雖采用暗火加溫,亦有有害氣體產生,可隨通風一起排出。
五、產品收獲
排蒜后約15天,植株高45-50厘米時即可采收。用刀自大蒜頂部割取,刀口要低,以增加產量,每1-1.5公斤整理成捆,置陽光下照曬片刻,使白色蒜黃變成金黃色。每公斤種蒜可以收獲蒜黃1.1-1.2公斤。收割一茬后,清理床面,另換新沙進行下次栽培。清理出的蒜根等廢物進行堆肥,用于大田生產。
六、病蟲害防治
按上述要求進行管理,未發現有病蟲害發生。如果窖內溫度過高、濕度過大,可能發生細菌性腐爛病。要及時用農用鏈霉素等藥劑治療。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