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姜堰市白米鎮戴宏明12月1日來電話說,他的2畝地大蒜處于5~6葉期,最近一段時間田間有50%的植株整株葉片發黃而且畸形扭曲,根系是白的,前期沒用過除草劑。他問,大蒜得了什么病,怎么防治。12月3日,農技001工作室收到了他用特快專遞送來的大蒜病苗。仔細檢查病苗,大致處于3~5葉期,基部1~2張葉片上有斷續的黃綠相間的短條斑,部分葉尖已經干枯,上部幾張葉片有黃綠相間的長條斑,有的植株心葉黃化;每張葉片都扭曲變形,部分心葉上部被鄰葉包裹,不能正常伸出。病株假莖較細,生長瘦弱,根系生長基本正常。江蘇省農科院植保所植物病毒病害組周益軍研究員在仔細看過送來的大蒜病株后診斷,大蒜得了病毒病。據了解,大蒜病毒病由多種病毒復合侵染引起,發病初期沿葉脈出現斷續黃條點,后連接成黃綠相間的條紋,植株矮化,個別植株心葉被鄰近葉片包住,呈卷曲狀畸形,長期不能完全伸展,致葉片扭曲。病株鱗莖變小,蒜瓣和須根減少,嚴重的蒜瓣僵硬,儲藏期尤為明顯。病毒一旦侵入植株體內,不僅對當代有影響,而且鱗莖母體帶毒后可以垂直傳染方式傳遞給后代,導致種性退化。高溫干旱環境有利于大蒜病毒病發生,發病最適氣溫為20~30℃,相對濕度70%左右。長江中下游地區大蒜病毒病的主要發病盛期在秋季9―11月和春季4―6月。大蒜苗期至成株期均易染病。播種帶毒的鱗莖,出苗后植株即發病,在田間通過蚜蟲非持久性傳毒。蚜蟲發生量大、高溫干旱、管理粗放及與其他蔥屬植物連作發病重。經電話回訪,上述田塊的大蒜在2~3葉期時受到較多蚜蟲危害,蚜蟲發生時沒有及時用藥防治,導致蚜蟲大量發生。今年大蒜生長前期氣溫偏高、雨水不多,有利于蚜蟲發生。蚜蟲大量發生是導致上述田塊的大蒜發生病毒病的主要原因。另外,大蒜植株生長瘦弱,抗病能力差,再加上沒有及時用藥防治蚜蟲,導致病毒病擴散蔓延,發病加重。大蒜發生病毒病后,沒有有效的藥可以防治,主要通過防治傳毒介體蚜蟲來控制發病。防治蚜蟲,可選用啶蟲脒、吡蚜酮、烯啶蟲胺、丁硫克百威、噻蟲嗪、噻蟲啉、溴氰菊酯、抗蚜威等藥。此外,預防大蒜病毒病,還應嚴格選種,選用不帶病毒的蒜種;實行3~4年輪作,避免與大蒜及其他蔥屬作物連作;加強肥水管理,避免早衰,提高植株抗病能力。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