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一現階段管理重點是什么大蒜目前已長出7~9葉,生育期進入鱗芽及花芽分化期后期,此期以葉部生長為主,是大蒜生長發育的關鍵時期。根系逐漸擴展,并由縱向生長轉向橫向生長,根系生長增強,營養物質的積累加速,是為蒜薹和蒜頭的生長打下基礎的時期。由于此前退母的原因,再加上今年春寒持續期長,澆水追肥滯后,植株由于營養不接呈現干尖和生理干葉,葉色發灰、暗淡,長勢不強,綠體面積較往年偏小。因此,當前管理上應以促進生長的管理措施為主。具體應做到:(1)因地制宜,分類管理:對失墑脫肥嚴重的地塊從快澆水,并追施速效氮鉀追肥20~40公斤(如含活力素6%,含氮30%,含鉀6%的報農牌復合肥),以后看天看苗,間隔7~10天,在蒜薹伸長期、蒜瓣膨大期澆水,并適量追肥。(2)葉面噴施調節生長:增加內源激素的葉面肥。可選用0.136%碧護(赤吲乙蕓)15000倍液,華孚愛農肥750倍液。二平衡施肥的主要措施是什么大蒜是需肥較多而且較耐肥的蔬菜之一。大蒜對各種營養元素的吸收量以氮最多,鉀、鈣、磷、鎂次之。每生產1600公斤大蒜需吸收氮13.4~16.3公斤,磷1.9~2.4公斤,鉀7.1~8.5公斤,鈣1.1~2.1公斤。大蒜在鱗芽和花芽分化后(即今后一段時期)是大蒜一生中三要素吸收的高峰期;抽薹前是微量元素鐵、錳、鎂的吸收高峰期;采薹后三要素及硼的吸收再次達到小高峰,鋅的吸收達到高峰。在三要素肥料中,缺氮對產量的影響最大,缺磷次之,缺鉀影響較小,三要素同時缺乏時,對大蒜產量的影響則更大。此外鈣鎂硫也是大蒜生長發育過程中不可缺少的元素。依據以上大蒜需肥規律,對照生產實際,我們往往偏施氮磷鉀肥而忽視中微量元素肥施用,注重化肥,輕視有機肥,忽視生物肥。今后生產中,應增施有機生物肥,配施微肥。其中有機生物肥除底施外,還應該追施。有機生物肥可選用報農牌酵母活力有機肥50公斤或承德磐豐酵素菌腐植酸肥每畝80公斤;追肥可選用承德磐豐牌金鉀鈣追肥。微肥在底施的基礎上,還要結合腐植酸葉面肥進行葉面噴霧,掌握每10天左右噴施一次(如華孚愛農肥750倍液加柘仙牌黑壯豐微肥300倍液)。大量元素肥料的施用應選氮磷鉀含量比例為3:1:3的復合肥(如含氮18%-磷7%-鉀15%的報農牌復合肥)。三大蒜病蟲害防治應注意什么從生產上來看,目前大蒜的主要病蟲害是大蒜葉枯病、病毒病及地下根蛆。1.葉枯病:主要危害蒜葉,發病開始于葉尖或葉的其他部位。初呈花白色小圓點,后擴大呈不規則形或橢圓形灰白色或灰褐色病斑,上部長出黑色霉狀物,嚴重時病葉全部枯死,在上散生許多黑色小粒。危害嚴重時全株不抽苔。此病由子囊菌亞門枯葉格孢腔菌侵染所致。病菌對溫度的適應性較強,但需要較高的濕度。降雨和田間高濕是病害流行的必要條件。防治方法:(1)播前藥劑拌種。用種子重量的0.3%的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進行拌種。(2)田間收獲后,對病殘株及枝葉要及時清理,燒毀或深埋,減少菌源。(3)加強田間管理。合理施肥,合理密植,合理澆水,降低濕度,增強植株抗病力。(4)發病初期及時進行藥劑防治。可用70%甲基硫菌靈(凱托)可濕性粉劑450倍液,或10%甲基保利特(苯醚甲環唑)可濕性粉劑1500倍液或30%京博醚菌酯可濕性粉劑1800倍液,隔7~10天一次,連續防治2~3次。2.病毒病:病株地上部葉片變小,呈現淡黃色退綠條紋,新心葉變細,抽出后呈淡黃色退綠線狀畸形葉,嚴重時植株明顯矮小。病株的蒜頭較小,蒜瓣也減少;須根較健壯植株顯著減少。嚴重時,蒜瓣僵硬,貯藏期更為明顯。此病由鱗莖帶毒傳病。由于連年無性繁殖再加上蚜蟲傳播危害,病毒病發病較為普遍。防治措施:(1)嚴格選種,因地制宜地建立原種、生產用種繁育體系和基地。(2)在蚜蟲遷飛季節,及時噴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1500倍液,或50%啶蟲脒(萬鑫)水分散粒劑2500倍液,殺滅蚜蟲,減少傳毒幾率。(3)有條件的地方,也可采用芽尖組織培養方法培育脫毒苗。選用脫毒大蒜種。(4)在早期噴施誘導免疫性殺菌劑:0.5%氨基寡糖素500倍液或0.136%赤吲乙蕓(碧護)15000倍液。也可在顯癥后噴施綠野神120倍液、6.5%菌毒清(安腐)200倍液或20%唑銅嗎啉胍(凱爾)750倍液,對于鈍化病毒,促進生長有明顯的作用。[pagebreak]3.地下根蛆:主要是韭蛆、蔥蠅幼蟲及根腐線蟲。常造成根部腐爛,地上黃枯葉片,偏晚發生的蒜瓣常離瓣,商品性變差。根據這幾年的實踐,在大蒜退母后,一般四月上中旬是蒜蛆危害始期,采用20%吡蟲辛硫磷(韭保凈)畝用900~1000毫升,52.25%氯氰毒死蜱(農興)畝用300~400毫升隨水沖施效果較好。四二次生長如何預防二次生長是蒜頭收獲前蒜瓣就萌發生長的異常現象。大蒜二次生長與品種遺傳性有關外,還與栽培技術和氣候狀況有密切關系。1.蒜種貯藏期間的溫度和濕度對二次生長有顯著影響,低溫高濕有促進作用。因此,大蒜要在溫度高于16℃、濕度低于75%的條件下貯藏。2.灌水時期和灌水量對大蒜二次生長的發生有重要影響。全生育期,特別是鱗芽分化以后,灌水次數多,每次的灌水量又大,土壤濕度高(相對含水量為80%~95%),對二次生長有促進作用,因此,要合理澆水,防止大水漫灌和持續高濕度土壤出現。3.在施用有機肥作底肥的基礎上,氮肥的使用量和使用次數對二次生長也有影響。管理過程中大肥大水和偏施氮肥,都會造成大蒜二次生長。在鱗莖膨大期以后保持田間不干就行,追肥要平衡,不要偏施氮肥。4.播期要適宜,適宜大蒜鱗莖膨大的溫度為20~25℃,高于26℃大蒜進入休眠,日照時數低于13小時時,新葉雖可繼續分化,但不能形成鱗莖盤上的側芽,所以大蒜栽種時必須因地、因種適時播種,不能盲目提早。在冀南地區適宜播種時期為日平均溫度在20~22℃之間,9月下旬~10月上旬。以年前長出4~5片真葉為宜。5.合理密植有利于大蒜整齊及個體生長,最佳行株距為16厘米10厘米。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