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該品種是廣州市白云區蔬菜所選育的新一代小型冬瓜品種,早生,蔓較細短,廣東地區春、夏、秋三季均適合栽培,667平方米產量約5000千克。
“穗小1號”冬瓜植株生勢強,葉色深綠,抗病性、抗逆性強;早熟,第一雌花7~9節,以后間隔4~5節有1~2個雌花,側枝發生力中等,結果力強,春播生育期約為95天,秋播生育期約為80天;瓜皮墨綠色略帶白花點;瓜短圓柱型,頭尾均勻,外觀好,小果型,瓜長28.6厘米,橫徑17.5厘米,肉厚4厘米,單果重在2.5~4千克,質感粉、甜;平均667平方米產4220.5千克;品質、產量可與廣東黑皮大冬瓜相媲美。
該品種果型以“小”為特點。為了使小型冬瓜得到高產,在栽培技術上除了與一般冬瓜栽培技術相同外,應特別注意它的主側蔓整理及留瓜技術。下面簡要介紹幾種栽培方法(主要指整理主側蔓的關系)。
插竹方法:采用畦間(畦與畦之間)插“人”字架,不同于大冬瓜的畦內“人”字架。
1.兩條側蔓結果法。栽培密度一般為每667平方米800株。小冬瓜無須壓蔓,可直接引蔓上竹。當主蔓生長到7~9片真葉時,選擇晴天的中午打去主要生長點。約5~6天后,有數條側蔓同時發生,選留兩條相鄰的生長健壯且生勢相當的側蔓,其余側蔓全部打掉。側蔓沿籬竹進行綁蔓,以幫助每條側蔓在籬竹上均勻分布。當側蔓6~7節出現雌花時,選留1~2個符合要求的雌花,并在座果后,去掉非正常果,及時選留一個果型端正、發育較快的果實。通過這種栽培方法,每株可結兩個果,而且果型、果重均勻一致,畸形果較少,收獲期統一。
2.主、側蔓結果法。栽培密度一般為每667平方米800株,無須壓蔓。當主蔓生長到7~9片真葉時,留1條側蔓,其余側蔓全部打掉,每株保留1條主蔓和1條側蔓。側蔓在6~7節、主蔓在15節左右出現雌花時,各選留1~2個符合要求的雌花,并在座果后,去掉非正常果,及時選留1個果型端正、發育較快的果實。通過這種栽培方法,每株可結兩個果,主蔓結果較大,成熟較早,側蔓結果較小,成熟較遲。
3.主蔓結兩個果。主蔓留兩個果,栽培密度一般為每667平方米1500株,座果節位在10~15節左右的兩個連續或鄰近雌花。通過這種栽培方法,每株可結兩個果,一大一小,有時會出現畸形果。
無論哪種栽培方法,在選留果之后,盡早摘除多余果、畸形果及蟲蛀果,并根據情況,疏除未結果的主側蔓及老葉,以利于通風透光,減少病蟲害,促進果實生長。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