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蕪菁甘藍又名土苤藍、洋蔓菁、洋疙瘩、洋大頭菜。十字花科,蕓薹屬,二年生草本植物。以肥大的肉質根為主要產品。因容易栽培,產量高,莖葉均可利用,我國各地栽培漸多。肉質根可以炒食、煮食和腌漬,莖葉可以做飼料。
(一)生物學特征特性
蕪菁甘藍根部肥大,呈球形或紡綞形,單根重0.5千克~3.5干克。葉色深綠,葉面有白粉,葉肉厚,葉片裂刻深。總狀花序,花黃色。蕪菁甘藍能與蕪菁及甘藍雜交,留神時應注意隔離。蕪菁甘藍為長莢果,成熟時果莢開裂,種子散落,應及時采收。種子略呈球形,深褐色,千粒重3.3克左右。
蕪菁甘藍耐寒耐熱性強。種子能在2C~3C時發芽,生長適溫為13C~18C,幼苗能耐一1C―-2C低溫。幼苗的耐熱、耐旱性較強,能在7~8月份高溫季節播種。
(二)品種
蕪菁甘藍依肉質報預部顏色可分為兩種:
(1)綠頂種:有武漢士苤藍、南京蕪菁甘藍。
(2)紫頂種:有上海、云南蕪菁甘藍。
(三)栽培要點
蕪菁甘藍的栽培方法有直播與移栽兩種。
直插法在6月下旬將菜地深刨、施肥、整地、作畦。7月上旬開穴澆水點播,每穴4~5粒,穴距33厘米見方,每畝(l畝=667平方米)用種子200克~600克。插后覆土,3~4天后出苗。經田間管理,10月上旬至11月收獲。每畝(1畝=667平方米)可產2000公斤~5000公斤。直播的優點是根形圓正,主根深入土中,耐旱力強,產量高。缺點是土地利用率不高。
移栽法在7月上旬作苗床,播種后搭棚、遮陽防雨,3~4天齊苗,經苗期管理,苗齡24~30天,在幼苗具有3~5片真葉時定植,再經肥水管理,10~11月收獲。育苗的優點是土地利用率高,缺點是移植時主根受傷,根部分叉,形狀不整齊,耐旱力差,產量也較低。
(四)留種
蕪菁甘藍的留種一般在11月下旬挖起植株,經選擇后栽入留種地,行株距66厘米見方。在冬季注意防寒,翌年4月開花,5月下旬至6月上旬種莢黃熟時收獲。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