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為害特點:螻蛄是一種雜食性很強的地下害蟲,可為害各種蔬菜及糧食作物。非洲螻蛄是世界性害蟲,國內各省均有分布。螻蛄的絕大多數時間生活在地下,為害各種農作物苗期的幼根及嫩莖,使地上部枯死,造成缺苗斷壟。
形態特征:非洲螻蛄:成蟲體長30~35毫米,體淡黃褐色,較細小。
發生規律:螻蛄一年中的活動期一般為4~10月,春季4~6月和秋季8~9月兩個活動為害高峰期。非洲螻蛄則1年發生1代。翌年4月開始活動為害,螻蛄成蟲晝伏夜出,有較強的趨光性,喜歡在潮濕的環境中活動。非洲螻蛄僅能在洞孔頂起一小堆新鮮的虛土。
無公害防治方法:①燈光誘殺:于成蟲發生期,設置黑光燈進行誘殺。②毒餌、毒谷誘殺:在播種以前,進行毒餌防治。方法是用2.5%敵百蟲粉,炒香的麥麩或餅類20千克,加水15~20千克拌和均勻,每667平方米用拌好的毒餌2~4千克,于傍晚撒于田間,毒餌最好下午配制,傍晚施用,以確保新鮮,提高效果。③挖穴滅卵:在螻蛄產卵盛期(6月份)找卵室。根據螻蛄在地面造成虛土堆的特點,查找蟲窩,先鏟除表土,發現洞口往下挖10~18厘米可找到卵,再下挖8厘米左右可挖到雌蟲。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