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荷蘭豆在秋季播種,冬季收獲的栽培方式為越冬栽培。這種方式在北方需要保溫性能良好的日光溫室,生產成本較高,所需技術復雜。但是,上市期正值寒冬少菜,價格昂貴時期,經濟效益十分可觀。近年來,隨著保護地生產的迅速發展,這種栽培方式在北方迅速發展起來。為提高產量增加效益,應抓好田間管理技術。
1.保持適宜的溫度
荷蘭豆越冬栽培在華北地區播種后,早霜即降臨。為了保持適宜的溫度條件,應立即把日光溫室的塑料薄膜扣上,白天大通風,夜間扣嚴塑料薄膜,保持溫度在15~18℃,以促進迅速出苗。
出苗后,白天保持20℃左右,溫度超過25℃即應放風,避免30℃的高溫。夜間保持10~15℃。在荷蘭豆的幼苗期和抽蔓期正值10~11月份,華北地區氣溫不十分低,只要及時揭蓋,覆蓋塑料薄膜即可以保持棚室內的溫度。此期應注意白天通風,防止溫度過高,造成植株徒長。
荷蘭豆在開花結莢期白天應保持15~20℃,夜間12~16℃。此期正值12月~翌年1月份寒冷時期,外界氣溫很低,應采取一切措施保持溫度。白天扣嚴塑料薄膜,夜間加蓋草氈子,防止寒潮侵襲造成凍害。在晴朗的白天,也應注意通風,防止25℃以上的高溫。
2.合理的追肥澆水
在越冬栽培中,氣溫較低,溫室中蒸發量較小,無需多澆水,一般結合追肥澆水。直播時,在苗高6~10厘米時可酌情澆水1次。育苗定植時,澆足底水,一般于現蕾前不澆水,以促進根系發育,保證植株健壯。當植株開始現蕾時,可進行第1次追肥澆水,每公頃追復合肥225~300千克。也可以每公頃施入人尿糞7500~10000千克。此后直至植株開始結莢,應以控秧促莢為主,進行中耕保墑。當植株開始結莢后,必須給以充足的水肥,以促進結莢和幼莢迅速生長。一般每20天澆1次水,在開花結莢盛期每公頃施復合肥225~300千克。
荷蘭豆生長期亦需要充足的二氧化碳供應,在越冬栽培中,二氧化碳虧缺問題也是很突出的。為此,也有必要進行二氧化碳施肥。
3.適期進行中耕
荷蘭豆生長期需要勤中耕。從苗期到開花前,以中耕保墑為主,一般每7~10天中耕1次,以促進根系生長。待開花后停止中耕,避免傷根。最后1次中耕時,應進行培土保根。
4.適期進行插架
栽培蔓生荷蘭豆應進行插架。當植株卷須出現時開始插架,在溫室內多用塑料扁絲作支架。由于荷蘭豆不能自行纏繞,應每長40~50厘米,用人工綁縛1次,使其分布均勻,通風透光,易于結莢。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