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3)科學的光照。日光照射可影響黃瓜苦味的形成。如果植物光照不足,光合作用減弱,干物質積累少,會導致黃瓜苦味加重。因此黃瓜栽培時,一要保持適宜的栽培密度。目前,大棚溫室黃瓜的栽培密度一般為5.55萬~6.30萬株/hm2,這就必然存在前期苗小、苗稀浪費地,滿架后又因植株繁茂相互遮蔭,造成光照不足,遇陰雨天則大量化瓜,病害加重,產量未達到高峰就回落下來,難以實現豐產豐收。為此黃瓜栽培應采用早期密植,后期稀植的栽培方法;二是棚內張掛鋁聚脂反光幕:黃瓜定植后,可將2―2.5m長的反光幕垂直張掛在大棚后柱南側,后柱上部2―2.5m處拉鐵絲,把幕布搭在鐵絲上用膠帶粘住,下端垂于地面;三是及時揭蓋不透明覆蓋物,盡量延長光照時數:一般天氣要揭去8小時左右,即使連陰天也要保持4小時;連陰轉晴天應陸續間隔揭開。四是每天卷起草苫子后,要將棚膜上的雜萆去掉,并每周細擦一遍棚膜,以去掉棚膜上的灰塵和水滴,增加大棚的透光率;同時可采用防塵、防老化的聚氯乙烯無滴膜,并注意及時插架、綁蔓和摘心,以達增光增溫、提高座瓜、產量、增強抗病能力和減少苦味瓜發生的目的。
(4)合理施肥。科學地施肥對控制黃瓜苦味的發生很重要。在生產上要增施有機肥,防止氮肥施用過量或磷、鉀肥不足,通常氮肥施用過量很容易造成植株徒長,座果不齊,增加黃瓜的苦味;隨著植株的不斷生長,應逐漸增加氮肥施用量,到開花結果盛期應平衡施肥,通常氮、磷、鉀比例基本為5:2:6,同時應配合根外追肥。葉面噴施稀土微肥,苗期、始花期、幼瓜期各噴施1次,可提高植株抗病能力,提高含糖量1―2個百分點。葉面噴施尿素液,在盛花期和盛果期每公頃用尿素7.5kg加水2250kg拌勻后噴施,不僅能增加黃瓜產量,還能改善黃瓜品質,尤其是甜脆度明顯提高。葉面噴施細胞分裂素,在黃瓜花期前后噴2-3次新型分裂抗生素通微1號,不僅能使黃瓜增產25%以上,提高座果率30%左右,而且能提高含糖量1―2個百分點,從而大大改善黃瓜的品質。
(5)保持良好的土壤墑情。由于黃瓜根系人土淺,不能吸收深層水分,故要求耕層有充足的水分;同時黃瓜葉大而薄,蒸發量大,因此要求空氣濕度大以減少蒸發。在黃瓜生產上應根據植株的生長狀態和生態特點,及時供給其生育所需水分,以保持植株組織的膨壓、植株體溫的穩定及生化反應的頤利進行。澆水應做到少量多次,水溫不可過低,應盡量采用恒溫水或膜下小水暗灌技術,嚴防因植株體內水分的虧缺而間接影響酯酶的分解,以避免黃瓜苦味素的形成,并在于燥條件下進入果實。特別應注意的是定植后蹲苗不應過度,否則根瓜易苦。
(6)及時的通風換氣。適當的放風,可調節棚內溫濕度和C02濃度,控制黃瓜的徒長,防止病蟲害的發生,減少苦味的形成。在嚴寒冬季一般不放風,但當棚內溫度超過30℃,可在大棚立柱處開小縫放風,當棚內溫度降低至26~28~C時,即停止放風。
(7)綜合防治病蟲害,避免傷根。黃瓜病蟲害主要以防為主,采用綜合防治措施。一般在苗床出土開瓣破心后,要及時噴施一次75%的百菌清可濕性粉劑600倍液預防霜霉病,緩苗后采用綜合措施及時防治霜霉病、白粉病和炭疽病等病害。此外在分苗、鏟耥、土壤過旱時易傷根,而使黃瓜苦味加重。生產上播種應用沙盤播種,起苗時盡量少傷根,分苗應用塑料營養缽或紙口袋,栽培上應盡量采用壟作地膜覆蓋栽培,若不扣地膜,鏟地時應前期稍深,后期稍淺,苗眼處稍淺,離苗遠處稍深。
實踐表明,在黃瓜溫室大棚通過以上技術的實施,可大大降低其苦味,提高黃瓜的產量和品質,從而提高黃瓜生產的經濟效益。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