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一、猝倒病
1.癥狀。苗前發病爛種。幼苗發病莖基部有水浸狀暗綠色病斑,繞莖擴展,使病部縊縮成線狀。空氣濕度大時,病部可出現白色綿毛狀霉。
2.防治方法。選用多年不種黃瓜的地塊作苗床地。土壤消毒用95%綠亨一號5克對水10公斤,噴灑在苗床上。發病初期用58%甲霜靈錳鋅可濕性粉劑800倍液、72.2%普力克水劑400倍液噴霧,7天噴一次,連噴2~3次。
二、立枯病
1.癥狀。幼苗莖基部產生橢圓形黃褐色病斑,病斑稍凹陷,病斑逐漸擴大繞莖一周,葉片萎蔫,幼苗干枯死亡。
2.防治方法。選用新的地塊作苗床地。土壤消毒用15%惡霉靈水劑450倍液,每平方米噴灑對好的藥液2~3公斤。發病后用45%代森銨水劑1000倍液、69%安克錳鋅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噴霧,7天噴一次,連噴2次。
三、霜霉病
1.癥狀。葉部發病,發病初期產生水浸狀黃綠色斑點,逐漸擴大成多角形褐色病斑,葉背面有紫黑色霉層。
2.防治方法。選用抗病品種,加強田間管理,控制溫濕度。發病后用40%乙磷鋁可濕性粉劑500倍液、68%殺毒礬可濕性粉劑500倍液噴霧,7天噴一次,連噴2次。
四、炭疽病
1.癥狀。葉片發病,有近圓形、黃褐色或紅褐色病斑,外圍有黃色暈圈。成熟果實發病多,先呈現淡綠色水浸狀斑點,很快變黑褐色,逐漸擴大,有許多黑色小點,病瓜彎曲變形。
2.防治方法。選擇無病株采種,實行3年以上輪作。注意通風降溫,加強肥水管理。發病初期摘掉病葉,用50%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5%炭疽福美可濕性粉劑500倍液噴霧,隔7天噴一次,連噴2~3次。
五、白粉病
1.癥狀。發病初期葉片出現退綠色或呈灰白色的小病斑,逐漸擴大連成一片,葉面凹陷不平,病斑輪廓不清、上覆蓋著一層白粉,嚴重時布滿全葉,病葉逐漸卷縮干枯,脫落。
2.防治方法。改善通風透光條件,降低溫度,加強肥水管理,防止植株徒長和脫肥早衰。溫室或大棚用硫黃熏蒸或用45%百菌清煙霧劑熏蒸。發病后用25%三唑酮可濕性粉劑800倍液、12.5%烯唑醇可濕性粉劑800倍液、40%氟硅唑乳油1000倍液噴霧,7天噴一次,連噴2~3次。
六、根結線蟲病
1.癥狀。根部受害,植株發育不良,葉邊緣發黃或焦枯,根部可見球形或圓錐形大小不等的瘤狀物,剖開后有很多黃白色線蟲,瘤初為白色,后變為褐色或暗褐色,嚴重時地上部分枯死。
2.防治方法。實行2年以上輪作,有條件的地方水旱輪作。深翻地達25厘米左右,減少蟲源。增施腐熟的有機肥。播種或定植時穴施10%力滿庫顆粒劑每畝5公斤、甲基異柳磷顆粒劑每畝15公斤,發病后溝施3%米樂爾顆粒劑每畝12公斤。
七、灰霉病
1.癥狀。從花期開始侵染,花和幼瓜的蒂部初呈水浸狀退色,病部逐漸變軟腐爛,表面有灰褐色霉狀物,病害瓜輕者生長停滯,爛去瓜頭,重者瓜全部腐爛。
2.防治方法。清除病株,減少病源,改善通風透光條件,降低溫度,合理追肥澆水,促進生長,提高抗病能力。發病后用50%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50%速克靈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噴霧,7天噴一次,連噴2次。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