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一、無瓜
黃瓜莖葉生長正常,但植株上瓜紐很少。白忙半天沒瓜,當觀葉種了。造成這種情況大概有幾方面的原因:
1、肥水不當瓜秧徒長,這種情況在冬春茬較為多見。
2、品種不當如種植津雜2號或保豐1號,溫度高了就很少有瓜。
3、天氣關系黃瓜屬于短日照作物,“溫度低、日照短、光照弱”有利于雌花的出現。遇到特好天氣的暖冬,造就了一個“溫度高、日照長、光照強”的條件,因此就不利于雌花的發生。
二、尖頭瓜
近肩部瓜把子粗大,前端細,似胡蘿卜狀。
易發生條件:
1、一般認為單性結實(不經受精就結瓜)能力弱的品種,在不受精的情況下就要結出尖嘴瓜。
2、在瓜條發育前期溫度過高,或已經傷根,或肥水不足都容易發生尖嘴瓜。
3、土壤積鹽嚴重。
4、植株已經衰老,強行過多的打葉,或遭受病蟲嚴重為害。
防治方法:(1)選用植株單性結果強的品種。(2)注意土壤的耕作,維持植株長勢,提高葉片的同化功能。(3)養分管理要適宜,防止植株老化。
三、短形瓜
果實短,果形也粗,所以有人稱它為南瓜形黃瓜。這是嫁接的方法和定植時管理上產生的問題。定植時土壤干燥,地質覆土后大量灌水,根不能往下扎,而是在土壤的表層橫向生長,因此不能充分吸收養分和水分。這種情況下的植株長勢就不會旺盛,果實幾乎都是。
南瓜形狀。
另外注意不要留低節位的果實。到植株生長到一定程度時再讓它結果。黃瓜的根生長勢旺扎根深,定植時要特別注意充分發揮它的這一特點。
四、蜂腰瓜
在果實的一處或多處出現像蜜蜂細腰似的癥狀。將收獲的果實剖開來看,即使是外表完全看不出蜂腰形狀的果實,內部也會開裂而成空洞,或者不開裂而產生褐變的小龜裂。發病重的從外表就能看出蜂腰形。
高溫干燥、低溫多濕、多肥、多氨、多鉀、缺鈣等都會助長此癥的發生。但引起此病的原因主要是硼的吸收受到抑制。許多植物在缺硼時都易產生龜裂,這是因為硼素不足會使核酸代謝反常,引起細胞分裂異常,在子房的發育過程中產生了蜂腰現象。近年來由于土壤中硼素被作物吸收而沒有很好的補充,所以應增施硼肥和廄肥,注意各元素間的平衡。
五、爛瓜
黃瓜爛瓜多是由于浸染性病害引起的,目前已知引起爛瓜的病害主要有灰霉病、花腐病、紅腐病、炭疽病、黑星病、疫病、菌核病、角斑病、緣枯病和軟腐病等。
六、粉白瓜
果實表面出現白粉狀的東西,在水中不脫落,揉擦可消失。此病在生長發育旺盛時期不會發生。植株進入生育末期,長勢變弱,生理功能下降,加上高溫干燥的影響,此病會發生。粉白果的果實往往膨大不良。應注意在結果多的情況下,不要讓植株生長勢變弱;整地質量要好,讓根扎得深,發育才好,植株才活力強。
七、黃瓜葉燒和日燒
葉燒多發生在植株中、上部葉片。葉燒初期葉綠素減少,葉片的一部分變成漂白色狀,后變成黃色枯死。葉燒輕者僅葉緣燒傷,重者半個葉或整個葉燒傷。
黃瓜葉燒是由于高溫所誘發的生理性病害。黃瓜是喜溫作物,葉片對高溫有較強耐力。32~35℃不會對葉片造成危害。在相對濕度高,土壤水分充足,容易維持植株體內的水分平衡,溫度即使達到42~45℃、短時間內也不會對葉片造成大的危害。但在相對濕度低于80%時,遇40℃左右的高溫就易產生高溫傷害,尤其在強光照情況下葉燒更重。
防治方法:(1)通風降溫。(2)遮陰降溫,蓋“花簾子”。(3)溫度過高,相對濕度較低時,可噴冷水霧,臨時降溫。(4)遇高溫天氣,前一晚要灌足水,提高植株抗(耐)熱力。
八、漚根
育苗期常見根部不發新根或不定根,根皮發銹腐爛,內部組織顏色變暗褐呈水漬狀。地上部萎蔫,容易拔起,葉緣枯焦,嚴重時成片干枯。
漚根只危害根部,和根結線蟲病不同,不危害莖基部,根部也沒有根結,導管不變色。
發病條件:地溫低于12℃,且持續時間長,澆水過量或連陰雨天,土壤通氣性差所致。
防治方法:(1)育苗畦面要平,嚴防大水漫灌,避免苗床地溫過低或床土過濕。掌握好放風時間及通風量大小。(2)有漚根跡象時,及時松土,降低濕度,提高地溫。(3)高畦栽培或半高畦栽培,使黃瓜根不直接接觸水,澆水或下雨后又及時松土,既可降低土壤濕度,又可增強土壤透性。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