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①初花期的形態表現:光照充足,適度控制水分,經過變溫管理,初花期將結束時觀察植株。砧木和接穗子葉仍完好,莖較粗,色濃綠,棱角分明,剛毛發達,龍頭中各個小葉片比例適中,心葉舒展,雌花的花瓣大,色鮮黃,正在膨大的瓜條表面刺瘤飽滿而有光澤,葉柄長不超過節間的2倍,葉片形態與幼苗期相似。如果光照不足,夜間溫度高,水分充足,則節間長,莖蔓粗,色淡,葉片大而薄,葉柄長;夜間溫度偏低,控水過度,則龍頭不舒展,嚴重時出現花打頂的現象。
②結果期形態表現:
(a)莖和葉的長相:經過初花期促根控秧的冬春茬黃瓜,進入結果期后,莖蔓節間長8~10厘米,葉柄長為節間長的1.5~2倍。節間長短均勻一致,葉柄與莖約呈45°角,葉片平展,葉面積350平方厘米左右,最大不超過400平方厘米。葉緣缺刻深,葉片較厚,先端尖,說明溫度、光照、肥水適宜。夜間溫度高,特別是后半夜溫度高,水分充足,氮肥較多或光照不足,葉片大而薄,呈圓形,葉緣缺刻淺,葉柄長,葉柄與莖夾角小于45°,葉片與葉柄夾角增大。溫度低,土壤水分不足或溶液濃度過大,葉柄與莖夾角增大,葉片下垂,葉片與葉柄夾角小,葉柄短,葉片小,葉色暗綠。
(b)卷須的長相:正常生長發育的植株,卷須粗壯而長,與莖呈45°角,卷須呈弧狀下垂是水分不足的表現,卷須很快卷曲表示看植株已趨衰弱,卷須先端發黃是發病的前兆。
(c)雌花節位:結果期莖葉生長正常,根系發達,植株健壯,雌花開放節位距頂端約50厘米,距頂端太近,多因為地溫低或夜溫低,土壤水分不足或缺肥,也可能是土壤水分過大,影響了根系正常的吸收功能造成的。另外,也可能是結瓜過多,采收不及時,而造成的生長勢衰弱。莖葉生長繁茂,節間伸長,開花節位距頂部超過50厘米,下部化瓜嚴重,則多因溫度高、晝夜溫差小、光照不足、氮肥過多、水分偏大而引起的徒長造成的。瓜碼多,雄花簇生,雌花不斷開放,遲遲不見甩瓜,是晝夜溫差小、水分充足、氮肥較多引起營養生長過旺、生殖生長受到抑制所致。
(d)花和果的長相:健壯的植株雌花花瓣大,絕大多數品種的子房較長而下垂開放,瓜條順直,先端稍細;較弱的植株雌花橫向開放,子房短而略彎曲,瓜條短,先端鈍圓;更弱的植株,不但子房短小,還向上開放,容易出現尖嘴、大肚、蜂腰瓜。大肚瓜是受精不完全,尖嘴瓜是在單性結實的情況下,遇到連續高溫干旱,營養不良,植株衰弱的表現;蜂腰瓜是缺鉀或生育波動等原因造成的。在氮素過多、水分不足、低溫、光照差等條件下,易造成生理失調,形成苦瓜素(C32H50O8),所以早期采收的果實易出現苦味瓜,當溫度升高,灌水后即不再出現。瓜條彎曲有兩種原因,一種機械彎曲,由于支架、綁蔓等原因,使正在伸長的瓜條,擔在葉柄、莖蔓或架桿上不能下垂而造成的彎瓜。這種現象在吊蔓、纏蔓時稍加注意即可克服。另一種生理彎曲,久陰驟晴、溫度過高而水分不足、養分供不應求,都容易使瓜條形成生理彎曲。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