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四、低溫生理病:黃瓜在生長發育過程中,遇到低于其生育適溫時間持續長或短期低溫的影響,都會使黃瓜發生生理障礙,造成生長發育延遲,有時甚至發展成冷害,短時間內葉片結冰,植株雖能恢復生長但造成減產。在早春或秋冬栽培黃瓜,容易受到低溫的影響,黃瓜對低溫的耐力要比草莓、番茄弱,長期的連續低溫會引起多種癥狀。一是播種后遇氣溫、地溫過低,種子發芽和出苗會延遲,出苗后苗弱、苗黃,易發生猝倒病、立枯病,地溫長時間低于12℃,會出現漚根、根尖變黃,地上部停止生長。二是棚室內夜溫低于5℃,生長出現停滯,幼苗萎蔫,葉緣枯黃,結瓜少而小。低于5℃時間長久,就會發展到傷害,花芽分化受到影響,葉片呈黃白色或呈水漬狀,嚴重的干枯,同時誘發黑星病、灰霉病等病害。
病因:主要是由于長時間的低溫造成植株的各種生理機能降低,如光合作用減弱、呼吸強度下降,根系對礦物質營養吸收能力降低,養分運轉速度減慢,生理功能失調,生殖生長受抑制等。
防治措施:(1)選用幼苗生長快的耐低溫品種,北方地區棚室生產可選用“津春3號”、“新泰密刺”、“長春密刺”等品種,并通過嫁接,提高抗寒能力。(2)多施入充分腐熟的有機粗肥,科學地安排好播種期和定植期,春季定植時選擇冷空氣過后回暖的天氣,寒流再次來時已緩苗。(3)播種后種子萌動時,棚室應保持25-30℃,出苗后白天保持25℃,夜間應高于15℃。當外界氣溫在17℃以上時,提早揭膜煉苗,低溫鍛煉同時采用干燥煉苗,但蹲苗不宜過度,否則會影響緩苗和正常發育。(4)采取有效的保溫防凍措施,棚膜選用無滴膜,棚內地膜覆蓋,發生寒流時,可加蓋紙被,室內可臨時生火加溫。在寒流侵襲之前噴植物抗寒劑,每畝噴100-200ml。(5)當氣溫過低已發生凍害后,要采用緩慢升溫措施,使黃瓜的機能慢慢地恢復,不能操之過急。
五、苦味瓜:有時采摘的黃瓜在食用時出現苦味,影響品質和效益。
病因:這是由于苦味素(C10H28O5)在黃瓜中含量過高造成的。黃瓜對N、P、K的吸收基本按5∶2∶6的比例,氮肥施用過量,特別是一次性追施大量氮肥,生長發育產生不平衡,容易造成徒長,易出現畸形瓜,在弱枝上易出現苦味瓜。棚室長時間高于30℃,同化能力降低,營養失調也易出現苦味瓜。地溫長時間低于13℃,根系吸收養分和水分受抑,也出現苦味瓜。
防治措施:(1)對多年種植黃瓜的棚室,栽植前先對土壤進行養分測定,然后按N、P、K三元素5∶2∶6的比例配方施肥,滿足黃瓜在整個生育期對養分的均衡需求,追肥時不可一次性大量追施氮肥。(2)苦味具有遺傳性,葉色深綠的苦味瓜多,對品種要有所選擇。(3)注意溫度管理,棚溫高于30℃時要及時放風,地溫保持在13℃以上。(4)葉面經常噴灑磷酸二氫鉀、綠風95等營養調節劑可減少苦味瓜的出現。
六、畸形瓜:保護地栽培的黃瓜,尤其是生長后期所結的瓜條,經常會出現彎曲瓜、尖嘴瓜、細腰瓜、大肚瓜等畸形瓜條。
病因:(1)彎曲瓜,長型果品種易形成彎曲瓜,嚴重時不具備商品價值。生理原因多與營養不良、植株細弱有關,尤其在高溫或晝夜溫差過大、過小,光照少的條件下易發生;有時水分供應不當,結瓜前期水分正常,后期?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