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茶黃螨稱側多食跗線螨,為害70多種作物,主要為害茄果類、瓜類、豆類等蔬菜。
以成、幼螨在寄主幼芽、嫩葉、花蕾及幼果上刺吸汁液,被害葉片增厚僵直,變小變窄,葉背面呈黃褐色至灰褐色,油漬狀,葉緣向下卷曲。幼芽幼蕾枯死、脫落。花蕾不能開花或成畸形花。幼莖變褐、叢生或禿尖。果實表面變褐色、粗糙、無光澤、肉質變硬。植株矮縮,節間縮短,造成落花、落果。
1.形態特征。
(1)成螨體長0.19~0.21毫米,雌瞞略大,體軀闊卵形,淡黃色至橙黃色,半透明,有光澤。身體分節不明顯,體背有1條縱向白帶。足4對,較短,第4對足細纖,其跗節末有端毛和亞端毛。雄螨體近似六角形,腹部末端為圓錐形。足較長而粗壯,第3、4對足的基節相連,第4對足脛跗節細長,向內側彎曲,遠端1/3處有一根特別長的鞭狀毛,爪退化為紐扣狀。
(2)卵長約0.1毫米,橢圓形,無色透明,卵面縱向排列著5~6行白色小瘤,卵底面平整光滑。
(3)幼螨近橢圓形,淡綠色。體背有一白色縱帶,腹部末端圓錐形,具一對剛毛。行動較遲緩。
(4)若螨菱形,半透明,是一靜止階段,被幼螨的表皮所包圍。
2.生活習性與發生規律。
在南方年生20~30代,世代重疊。以成螨在土縫、蔬菜及雜草根際越冬。3~4月間繁殖為害,4~5月間為害輕,6至10月上旬大量發生,10月后顯著下降。螨靠爬行、風力和人、工具及菜苗傳帶,擴散蔓延。5月底至7月危害嚴重。成蛹較活躍,有由雄成螨攜帶雌若螨向植株幼嫩部位遷徒的趨嫩習性,一般多在嫩葉被面吸食。卵多產于嫩葉背面、果實凹陷處及嫩芽上。雌螨以兩性生殖為主,其后代雌螨多于雄螨。茶黃螨繁殖速度快,喜溫暖潮濕環境,在15~30℃能正常發育繁殖。
3.防治措施。
(1)農業防治:消滅越冬蟲源,搞好冬季育苗房和生產溫室田間衛生,清除枯枝落葉,鏟除棚室周圍雜草,集中燒毀或深埋。培育無蟲幼苗。
(2)藥劑防治:經常檢查棚室內發生情況,及早防治,防止蔓延。噴藥的重點是植株上部嫩葉背面、嫩莖。可選用2.5%天王星乳液3000倍液,或20%雙甲脒乳油1000~1500倍液,或20%螨克乳油2000倍液,或20%滅掃利乳油2000倍液,或1.8%農克螨乳油2000倍液,或35%殺螨特乳油1500倍液,或78%克螨特乳油2000倍液,或15%掃螨凈乳油2000倍液,或20%阿波羅懸浮劑2000倍液,或1.6%齊墩螨素(愛福丁)乳油2000倍液,或25%奎硫磷乳油600~1000倍液噴施。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