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冬黃瓜栽培季節的氣候特點是:前期溫度較高,生育的中后期都處于低溫和日照少的季節。且常遇連續陰雨天氣,光照弱,空氣濕度大,植株長勢弱,易發生病害,因此在生產中應注意加強保溫措施,降低空氣濕度,控制病蟲害發生。
(1)播種育苗。
冬黃瓜的播種期一般在每年10月下旬至11月中旬,南方溫度較高的地區(如福州)可采用直播,每1/15公頃(1畝)用種量125-150克。每畦播兩行,株距25-30厘米。播種后覆蓋1.5厘米的細土,播種后應保持土壤濕潤,若土壤過干,應在播種前澆水。育苗移栽可采用苗床或營養袋(盤)育苗,營養土可采用50%菜園土+20%-30%腐熟廄肥+20%-30%草木灰或炭化礱糠+0.1%-0.2%的過磷酸鈣。苗床厚度10厘米。若采用營養袋育苗,營養袋大小為直徑8-10厘米,高度8-10厘米。營養土不能裝太高,應在上邊留出1厘米左右,以便澆水。播種時在營養袋中間扎個小穴,將種子平放,以防止帶帽出土。播種后覆蓋營養土1-1.5厘米。出苗前應注意保持土壤濕潤,盡可能控制環境溫度為25-28℃。播后3-5天,開始出苗。當有80%的苗出土后,可適當降溫至白天23-25℃,夜間13-15℃,以防幼苗徒長。
(2)苗期管理。
黃瓜出苗后的環境條件好壞直接影響苗勢強弱以及雌花的著生節位和數量,進而影響前中期的產量。因此,一定要做好苗期的管理工作。在溫度控制上,白天溫度應控制在23-25℃,夜間在13-15℃,這樣的溫度條件有利于雌花的形成;不能低于10℃,否則極易發生漚根。陰天溫度控制要比晴天低2-3℃。溫度調節主要通過保溫和大棚通風來實現。盡量保持塑料大棚薄膜清潔,增加透光。適當控制營養土的水分,做到不干不澆水,水分過多及光照不足都易引起高腳苗的產生及病害發生。當土壤水分過高時,可灑一層干土吸水,以降低土壤水分。結合澆水,用3000-4000倍液的惡霉靈或70%的五氯硝基苯600倍液灌根,可防止猝倒病及立枯病的發生。
(3)整畦定植。
黃瓜喜在有機質含量豐富、質地疏松、通氣良好的土壤條件下生長,用于栽培黃瓜的土壤最好為粘質壤土。土壤pH以6.5最為適宜。黃瓜忌連作重茬,前茬作物最好不是瓜類,以大白菜、甘藍類等較好。前茬收獲后在晴天深翻土壤,并充分曬白,耙平后整成畦寬(帶溝)1.2米左右、畦高20-30厘米。結合整畦,每1/15公頃(1畝)施腐熟廄肥1500-2000千克、復合肥20-30千克作基肥,在畦中間開溝條施或均勻撒施。若土壤酸性過強,應結合整畦撒施石灰,調整土壤pH。當黃瓜幼苗長至3-4葉時,即可移栽,移栽要帶土移栽,以利于保證全苗。定植時每畦定植2行,株距30一40厘米。栽苗不要過深,以營養土不露出為宜。栽苗時應隨栽隨澆水,但不可大水澆灌。
(4)定植到開始采收前的管理。
①溫濕度管理。種植后7-10天是黃瓜緩苗發根期。這期間如溫度過低,需蓋上塑料薄膜保溫保濕,以促進黃瓜迅速長出新根。定植后的黃瓜是否長出新根可以從葉面上進行觀察,如早上葉緣有露水,說明新根已長出。如缺肥水,瓜苗生長較弱,一般在緩苗后用濃度為0.3%-0.4%的尿素加稀人糞尿追肥一次。瓜苗定植后要做好控溫、保溫、換氣與煉苗等管理工作。瓜苗成活后要及時通風鍛煉,根據天氣的變化對棚內溫度有控有調,調控結合。要控而不死,溫度要保中有調,以保為主,使棚內溫度、濕度保持相對穩定,棚內溫度高于30℃的需進行通風,低于15℃時應加溫,總之通風的大小、方向及時間長短應根據棚內溫度與外界天氣狀況靈活掌握。煉苗時要逐步揭膜,使棚內的溫度均勻。苗生長勢旺應多鍛煉,苗生長勢弱適當少鍛煉。如發現黃瓜葉色變黃,葉片不舒展,結了幼瓜后生長緩慢,要加強肥水管理或適當提高棚內溫度的措施,待植株生長正常后再鍛煉。
②立架、綁蔓、摘心。當瓜蔓長至30厘米左右,從第3節開始產生卷須,植株開始攀緣生長時,應及時插架綁蔓。隨著植株的生長,要多次綁蔓固定,一般每隔30厘米左右綁蔓一次。由于黃瓜的蔓較為脆嫩,綁蔓要在上午10時以后進行,同時綁蔓要輕,避免傷蔓。
③肥水管理。黃瓜根系吸收能力弱,對高濃度養分反應敏感,在施肥方法上應采用稀肥勤施。從定植到開始采收共需追肥3-4次。第1次幼苗成活后用0.3%-0.4%的尿素加稀人糞尿追施。第2次在植株開始抽蔓時追施,濃度可略為高些,可用0.8%的復合肥澆施。在小瓜出現并掛住時,繼續用0.8%的復合肥追施一次。在第1根瓜采收前1個星期左右,每1/15公頃(1畝)用15-20千克復合肥在黃瓜株間穴施,其間還應把握植株長勢適當追肥。黃瓜根系對水分要求高但不耐漬,生產管理上應采取輕澆、勤澆的方式,有條件的可安裝滴灌裝置,既可節約用水,又省工。切忌用溝灌、漫灌,以免造成棚內積水和濕度過大。冷濕的條件易引起植株發病、化瓜或植株早衰。
(5)結瓜期管理。
①溫濕度管理。從頭瓜采收到收獲結束,正是植株和瓜快速生長的時期,既要保持適溫,又要大肥大水,還要做好植株調整。這一時期正處于南方氣候較冷的1-2月,且雨水較多,因此要加強光溫的管理。白天保持25-30℃,夜間要保持14-15℃。陰天光照弱,大棚內溫度要比晴天低2-3℃,但溫度不要低于10℃。晴天放風應在上午10點以后至下午3點以前,如氣溫太低,則應減少放風時間和次數,應注意冷風對植株的傷害。如連續陰雨天氣持續時間過長,應采取補光措施。
②肥水管理。結瓜期要保持土壤濕潤,澆水應掌握少澆、勤澆的原則;切忌大水漫灌,以免棚內溫度驟降、濕度過大而引發病害。澆水應在晴天上午進行,以便通風時排出濕氣。一般5-7天澆水一次,結合澆水進行追肥,澆肥應薄肥勤施。一般每采收一次瓜,追一次肥。追肥方式以追施一次尿素,再追施一次復合肥為宜。同時也可根據生長情況用0.2%磷酸二氫鉀加0.2%的尿素,進行根外追肥。
③CO2施肥。CO2是作物光合作用的重要原料,大氣中濃度為3×0.0001,但溫室中CO2易出現虧缺,造成作物的CO2饑餓,影響光合作用的進行。人工補充CO2提高到(8-10)×0.0001,可顯著促進其光合作用,可增產20%-30%,而且果實大,品質好。CO2施肥時必須注意施用時間,宜在晴天日出后半小時開始;如果需通風,則要在通風前半小時停止使用。要配合一定的光強(3000勒以上)、一定的溫度(晝溫20-30℃,夜溫13-18℃)和一定的濕度及灌水施肥水平,否則易引起早衰。
④人工授粉。黃瓜在開花結果期,外界氣溫較低,大棚內適于蟲媒的昆蟲幾乎沒有,盡管黃瓜可單性結實,但產量低。因此進行人工授粉是保證黃瓜獲得高產的重要措施。一般在每天上午7-8時,采摘當天開放的雄花,將花粉涂于當日開放的雌花上。授粉1-3天內,用20-30毫克/千克的2,4-D點花或用50毫克/千克的防落素噴花,可起到保花保果、促進早熟高產的作用。
(6)采收。
優質的商品成熟瓜一般在謝花后10-15天即可采收。高溫時果實生長快,低溫時生長較慢,頭瓜尤其是墜根瓜要提早采收,以免影響蔓葉及后續瓜生長。果實采收得越勤,雌花形成得越多越快。如不及時采收嫩瓜,會妨礙后續瓜的生長而形成畸形果,甚至使植株早衰。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