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黑星病為黃瓜重要病害之一,在許多地區呈迅速擴展蔓延之勢,危害日趨嚴重,并在部分地區成為危害保護地黃瓜的重要病害之一。
1.癥狀識別幼苗、成株期均可發病。幼苗發病,子葉上產生黃色圓形小點,擴展后子葉爛掉,幼苗死亡。稍大幼苗剛露出的真葉爛掉,形成雙頭苗、多頭苗。成株期植株各部位均可發病,但以瓜條最易發病。葉片發病,葉片上產生近圓形褪綠小斑點,后擴展成直徑2―3毫米的黃白色圍形病斑,后期病斑內邊緣部產生裂紋形成穿孔。病斑穿孔邊緣呈星芒狀,并留有黃白色圈。病斑接近葉脈或葉脈受害變黑,停止生長,造成葉片皺縮畸形。龍頭發病,整個生長點萎蔫,變褐腐爛,2―3天龍頭爛掉造成“禿樁”。莖蔓發病,最初產生污綠色水浸狀斑點,擴展后呈褐色,圓形或不規則形凹陷病斑,重時病部龜裂,多數有膠質物溢出,濕度大時,病斑上密生煙黑色霉層。幼瓜或成瓜均可發病,以幼瓜最易發病。最初瓜條上產生近圓形褪綠小斑點、病斑溢出透明膠狀物,以后小斑點逐漸擴大呈污褐色圓形或不規則形凹陷的病斑。病斑部溢出膠狀物增多,不久變為琥珀色,俗稱“冒油”。濕度大時,病斑上密生煙黑色霉層。接近收瓜時,瓜條上病斑有時呈瘡癡狀,空氣干燥時龜裂。病瓜一般不腐爛。瓜條受害時,常因病斑影響,瓜條生長不均衡,而呈彎曲、畸形。
2.病原CladosporiumcucumerinumEll.etArchnr稱瓜瘡痂枝孢霉,屬半知菌亞門真菌。分生孢子梗單生或叢生,直立,淡褐色,頂部、中部稍有分枝或單枝,產生分生孢子。分生孢子卵形、不規則形,褐色或橄欖綠色,單生或串生,單胞、雙胞、少數三胞。病菌除主要侵染黃瓜外,還侵染西葫蘆、南瓜、冬瓜等。
3.發病規律病菌以菌絲體或絲塊隨殘體在土壤中越冬,也可以分生孢子附著在種子表面或菌絲潛伏在種皮內越冬,也可以黏附在棚室墻壁縫隙或支架上越冬。播種帶菌種子,病菌可直接侵染幼苗。土壤中病殘體上病菌第二年產生分生孢子,侵染定植的瓜苗。田間植株發病后,在適宜條件下病部產生大量分生孢子,分生孢子借氣流、雨水和農事操作傳播。溫、濕度條件適宜時,分生袍子很快萌發,從傷口、氣孔或直接穿透表皮侵入。潛育期4―7天,生長季節可反復侵染。病菌9―36℃均可發育,但發育最適宜溫度為20―22℃。相對濕度93%以上才能產生分生孢子,而分生抱子萌發必須要有水膜(滴)存在。病菌喜弱光,在春天溫度低、濕度大、透光不好的溫室內發病早而嚴重。發病輕重與黃瓜連茬年限呈正相關關系。黃瓜植株長勢,尤其前期長勢與發病有密切關系,一般前期長勢弱易發病且發病重。黃瓜品種間抗病性存在一定的差異。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