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細菌性病害。是黃瓜苗期至成株常發生的細菌病害之一,生產上經常與霜霉病等其他病害混合發生。此病發生的環境條件,低溫、高濕及重茬等。病菌發育的適宜溫度為18-28℃,空氣的相對濕度大于80%,降雨或澆水過多,土壤濕度過大,排水不良,保護地內低溫、多濕或結露時間過長易發此病。棚室通風不良,重茬和磷、鉀肥不足以及施用的有機肥未腐熟的地塊發病較重。
防治方法:
①種子消毒。首先要避免從疫區引種或從病株上采種。種子消毒方法,可用50%代森銨600倍液浸種1小時,或用40%甲醛(福爾馬林)150倍液浸種1.5小時,再用清水洗凈后催芽。或用100萬單位農用硫酸鏈霉素500倍液浸種2小時后催芽。也可用55℃溫水浸種10分鐘(攪動)后,再加涼水逐漸使水溫降至25-30℃,繼續浸泡種子4小時后,撈出催芽播種。
②輪作及田間管理。清潔田園,及時摘除病花、病瓜、病葉并帶出田外集中銷毀。避免重茬,與非瓜類蔬菜2-3年輪作。
③加強栽培技術管理。掌握輕澆水和及時防風排濕,控制和降低棚室內土壤和空氣濕度。
④藥劑防治。發病初期可選擇下列藥劑,交替輪換使用。21%克菌克乳油400-500倍液,86.2%銅大師可濕性粉劑1000-1400倍液,50%DT殺菌劑800倍液,60%百菌通500倍液,20%萬福乳油1000-2000倍液,70%甲霜鋁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50%甲霜銅可濕性粉劑600-800倍液,72%農用鏈霉素3000-4000倍液,也可用1:2:200-300(石灰:硫酸銅:水)倍的波爾多液噴霧。每7-10天噴1次,連續防治3-4次。
常發細菌性病害還有黃瓜葉枯病、萎蔫病、圓斑病等,其防治方法除了選擇抗病品種、培育壯苗、種子處理等農業和物理措施以外,發病以后藥劑防治一般很難達到理想的效果。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