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1、菌種的處理:使用前必須進行預處理,方法是:按1公斤菌種兌摻15公斤麥麩,加水14公斤,混合拌勻后,堆積4-5小時就可使用。如當天使用不完,應推放于室內或陰涼處,降溫防熱,第二天繼續使用,一般存放時間不宜超3天。麥麩也可用餅類、谷糠替代,但其數量應為麥麩的3倍,兌水應視不同用料的吸水量確定(以手輕握不滴水為宜)。
2、定植行下內置式秸桿生物反應堆:定植前在小行(種植行)下開溝,溝寬與小行相等,一般60厘米,溝深20-25厘米,溝長與小行長相等,起土分放兩邊,接著填加秸稈,鋪勻踏實,厚度30厘米,溝兩頭露出10厘米秸桿,以便進氧氣,填完秸稈后,按每溝所需菌種量均勻撒在秸稈上,用锨拍振一遍后,把起土回填于秸桿上,然后灌溝澆水濕透秸稈,2-3天后,找平起壟,秸稈上土層厚度保持15厘米左右,然后按定植穴接種植物疫苗定植。蓋膜后,按20厘米見方,用14#鋼筋打孔,孔深以穿透秸桿層為準。內置反應堆每畝菌種用量6-8公斤(處理方法見后)。秸桿用量:4000-6000公斤。
3、內置反應堆操作的注意點:三足、一露、三不宜。三足:(1)秸桿用量要足;(2)菌種用量要足;(3)第一次澆水要足。一露:內置溝兩端秸桿要露出茬頭。三不宜:(1)開溝不宜過深;(2)覆土不宜過厚;(3)打孔不宜過晚。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