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NiZ51-423是荷蘭尼克森(Nickerson-Zwaan)公司在中國強力主推的越夏保護地專用水果黃瓜新品種,由遼寧東亞農業發展有限公司中國獨家代理。
一、特征特性:該品種植株生長旺盛,果實圓柱形,果肉厚,品質佳,果面光滑、無刺、有光澤,果色綠。果長16-18厘米,每節可坐1-3條瓜,瓜條生長迅速,產量高,耐貯運,耐高溫。高抗病毒病和白粉病,抗瘡痂病。適宜晚春、夏秋季節種植。
二、栽培要點
1、播種與育苗。該品種耐熱,在華北地區春季播種一般不早于1月中旬,夏秋季育苗一般不晚于10月中旬。用55℃水溫燙或用75%百菌清500倍液浸種30分鐘,再用30℃溫水浸種8小時,后于30℃恒溫催芽約24小時,種子露白即可播種。育苗時采用穴盤或營養缽精量點播,發芽期適溫為24-26℃。出苗后白天溫度保持20-28℃,夜間保持12-17℃。苗期可用300倍磷酸二氫鉀和800倍甲基托布津噴淋幼苗1-2次,防止猝倒、徒長和立枯等病害的發生。定植前7-10天煉苗。苗齡25-35天,2葉1心或3葉1心時定植。秋季育苗應架設遮陽網,苗齡期不超過20天。
2、定植。定植前精耕細作,施足底肥,每畝配合使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1.5千克,地蟲殺星4千克。做成高20-30厘米的陽畦,株行距35-40厘米×70厘米,覆地膜。
3、田間管理
⑴溫度:春季定植后白天保持32-35℃,夜間17℃,緩苗后白天保持24-28℃,夜間14-18℃。加強通風換氣。晚秋定植,前期注意通風降溫,隨外界溫度降低應注意保溫增光,夜溫18-15℃,不應低于12℃。
⑵水分:該品種瓜碼密、坐瓜率高,不宜過分蹲苗,植株稍顯旱就應及時澆小水。在根瓜長至10厘米(坐住瓜)前嚴禁澆大水,防止跑空秧。坐住瓜后應大水大肥促進結瓜。開始采瓜后,肥水齊攻,結瓜期每4-5天澆1次水,每隔1水追1次肥。
⑶光照:早春和晚秋注意早揭晚蓋;夏季適當加蓋遮陽網,注意通風換氣,調節棚內溫度及濕度,相對濕度保持70%左右,防止過濕引發病害。
⑷、施肥:定植至坐瓜前不追肥,但用0.3%的磷酸二氫鉀加0.5%尿素葉面噴肥1-2次。結合澆水施肥,盛瓜期隔1水施1次肥,“少吃多餐”,以速效鉀肥為主,適量補充氮肥。每月沖施1次農家肥。結瓜盛期葉面噴施0.2-0.3%的磷酸二氫鉀溶液和葉面肥,每10天1次,
4、植株調整。3-4片葉時吊蔓,吊繩高度2米左右。采用單蔓整枝,從第4節開始留瓜。以下節位瓜及早疏掉。中部每節可留1-2個瓜;分枝留1個瓜2片葉后摘頂。雌花過多時,及時疏花疏果。
5、采收。該品種生長迅速,從播種到商品瓜采摘約40天,一般根部不留瓜,及時摘除幼瓜。前期商品瓜長13-15厘米,盛期瓜長到16-18厘米,粗2-3厘米時及時采收。
6、病蟲害防治。該品種綜合抗病能力較強,應結合栽培,控制發病條件,培育壯苗,防控結合,綜合防治,盡可能減少噴藥次數。常見主要病害有病毒病、霜霉病、白粉病、細菌性角斑病和枯萎病等。病毒病發病初期可用愛諾蟲清2000倍液加硫酸鋅300倍液加20%病毒畢克1000倍液防治,連續防治2-3次;白粉病可用40%杜邦福星乳油8000倍液防治;霜霉病可用72%普力克400倍液防治。蟲害主要是蚜蟲和潛葉蠅,可結合防治病毒病進行兼治。應選擇高效、低毒、低殘留農藥,并掌握好用藥技術要求和安全間隔期。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