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一、黃瓜畸形瓜和苦味瓜
在保護地及露地栽培的黃瓜,后期容易出現曲形瓜、尖嘴瓜、細腰瓜、大肚瓜、苦瓜等。
1、病因
(1)曲形瓜:產生曲形瓜有生理或物理原因。⑴生理原因。多因營養不良植株瘦弱造成。如光照不足、病蟲危害引起或溫度、水分管理不當,如果結瓜前期正常而后期水分供應不足、地溫低等條件下易發生。有的花期子房就表現彎曲狀態,隨結果長大彎曲加重,曲形瓜在最初或最后的果穗發生多。⑵物理原因:雌花和幼果被架材及莖蔓等遮陰或夾長等原因。
(2)尖嘴瓜、大肚瓜:⑴早春保護地中傳粉昆蟲少,黃瓜不被授粉也能結實,這是單性結實沒有種子。這種瓜營養條件好,能發育成正常的果實,反之則形成尖嘴瓜。⑵當雌花授粉不充分,授粉的尖端先膨大、營養不足或水分不均,就會形成大肚瓜。有的在營養充足情況下,應發育成正常瓜。⑶有時高溫持續時間長,果實因高溫危害成畸形怪狀。
(3)細腰瓜:當營養和水分有時好、有時差,供應不正常,同化物質積累不均勻就會出現細腰瓜,此時黃瓜染有黑星病,如果缺硼,也會出現細腰瓜。
(4)苦味瓜:這是由于苦味素在瓜中積累過多所致,生產中氮肥施用過量或磷鉀不足,特別是氮肥突然過量很易出現苦味瓜。⑴黃瓜對氮、磷、鉀吸收基本遵循5:2:6的比例,否則就會出現發育不平衡,造成徒長或坐果不齊、畸形或在側枝上、弱枝上出現苦味瓜。⑵棚內溫度高于30℃持續時間過長,導致同化能力弱、損耗過多或營養失調,有時棚內或土溫過高,蒸發量過大造成生理干旱,苦味素在干燥條件下進入果實。⑶地溫低于13℃,細胞透過性減弱,導致養分和水分吸收受到抑制也會形成苦味或變形。⑷苦味還有遺傳性,皮色深綠的苦味多。
2、防治方法
發現畸形瓜及時摘除。搞好溫度、濕度、光照和水分管理。采用配方施肥技術,按氮鱗鉀比例5:2:6施用,側重用鉀肥磷酸二氫鉀等。選用無苦味的品種。注意溫度管理,低于13℃或成長期高于30℃均不利,盡量保持溫度穩定,避免出現生理干旱現象。
二、黃瓜花打頂和化瓜
1、癥狀。黃瓜的生長點分化為花的器官,花開后瓜條停止生長,無生產價值。單性結實的黃瓜品種遇有低溫或高溫,妨礙受精而產生化瓜。
2、原因。多發生在結果初期,棚內高溫、干旱,尤其是土壤干旱時,由于肥料過多及水分不足而傷根,土壤過濕,地溫和氣溫偏低從而發生漚根或根吸收能力減弱都會出現花打頂。
3、防治方法。(1)及時松土、提高土溫、促進根部發新根。必要時輕澆水,追化肥時再松土,即可有效地控制花打頂。(2)為防止化瓜,在黃瓜雌花開花后噴赤霉素、吲哚乙酸,化瓜率下降50-75%,單瓜增重15~30克,提前采收1~5天。(3)人工授粉,刺激子房膨大,化瓜率下降72.5%。(4)噴灑稀土,對減少化瓜,促進果實生長具有明顯作用。方法:每畝用農用稀土30克,用溫水稀釋成一定濃度的溶液進行葉面噴灑。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