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壽光市孫家集街道的張師傅新建了一個100米的新拱棚,種上了黃瓜。為了改良土壤,提高土壤透氣性,張師傅比其他拱棚多施了20方稻殼,并用旋耕機翻了幾遍。翻耕后的土壤疏松,透水性強,張師傅很是高興。定植后的黃瓜生長基本正常,沒有出現異常情況。為了促進根系的生長,防止死棵發生,張師傅在蘸瓜之前買了幾桶生物菌肥沖上了。然而,不久之后,黃瓜在進入初瓜期后陸續出現了黃葉、萎蔫現象,并且越來越嚴重。為了解開這個謎團,張師傅從大拱棚里按標準取了土樣送到了壽光市土壤肥料檢測與研究中心進行檢測。
檢測結果顯示:土壤有機質為14.12g/kg,雖然沒有達到蔬菜生長要求的20g/kg的量,但這對于新拱棚來說有機質算比較高的;土壤全鹽含量遠低于2g/kg,這說明了張師傅用肥合理;土壤有效磷和速效鉀的含量正常,而土壤水解氮的含量很低,只有54.42mg/kg,遠未達到蔬菜所需要的120-150mg/kg的范圍。
底肥中的糞肥和復合肥中氮肥含量不少,是什么原因導致了土壤水解氮含量如此低呢?問題就出在他拱棚內所使用的未腐熟的20方稻殼上。
據了解,稻殼糞含碳氮比非常高,在70-80:1,且稻殼表面有一層蠟質,分解速度慢,張師傅的黃瓜定植后,稻殼緩慢分解,對土壤養分的影響很小。張師傅在施肥一周之后定植上黃瓜苗,這時候稻殼腐熟速度緩慢,產生的熱量和有害氣體非常少,不會出現燒根現象。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到黃瓜蘸瓜前后,稻殼在土壤中完成初步分解,表層蠟質減少,而張師傅恰在此時連續沖施了兩次生物菌肥,導致土壤中的微生物突然大量增加,稻殼發酵腐熟速度加快,需要吸收較多的氮元素,這就導致了土壤氮元素含量的降低,出現黃葉、萎蔫等現象。
記者建議:在這種情況下,張師傅沖施高氮型全水溶性肥料,如燈塔、芳潤、好力樸等,并盡快將棵子上的瓜條摘除,并用甲殼素混愛多收灌根,促進毛細根的生長。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