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黃瓜黃化葉產生的原因多與缺素有關,常見的有如下幾種。1、下葉黃化――屬缺氮。黃化葉整片軟凋,自葉緣向內失綠;根細長,數目少,植株失去生長活力后,毛細根變為褐色。對缺氮土壤每畝施10千克左右純氮,可有效地防止功能葉黃化。2、整株葉黃化(淡鐵銹黃色)――屬氮過剩。氮素過多,蛋白質和葉綠素大量形成,細胞分裂加快,使營養體徒長,葉面積增大,造成互相遮蔭,通風透光不良。加之硝態氮過量會抑制對鐵、鎂的吸收,導致整株葉片黃化,呈淡鐵銹色。如果出現此癥狀,要在近期內停施氮素肥料。生產上前期少施氮肥,中后期每畝每次控制在10―15千克,使每畝土地總純氮含量控制在 20千克 左右,既能保持持續穩產,又不至于使氮過多,造成植株反滲透而傷苗。3、葉緣黃化(黃白色)――屬缺鉀。缺鉀葉緣和兩主脈之間的葉肉先發黃,凸出部葉肉黃化尤重,呈黃白色。氮過量,對鉀黃化要補鉀降氮,一般每畝1次施入硫酸鉀8―25千克,不宜過量。但鉀過多也會使中下部葉脈間失綠,葉緣上卷變白黃化。4、小葉黃化(米黃色)――屬磷過剩。施磷過多,使植株呼吸作用超常運行,會消耗大量營養,致使系統器官運轉加快而過早發育早衰;結瓜數多而小,葉色起初呈暗綠色或灰綠色,新生葉小而厚,自葉緣大面積向內褪綠黃化,呈米黃色。常采取不施或少施磷肥。5、葉肉黃化(深米黃)――屬缺鎂。缺鎂會出現葉肉失綠黃化,呈深米黃色,尤以中部葉、大葉片和葉子中部失綠為重,黃化葉下垂呈傘狀。生產上,控制鉀的施入量,鉀多會影響對鎂的吸收,葉面補噴代森錳鋅和多菌靈錳鋅可防止葉片失綠,這是因為錳和鋅可促進鎂的吸收。也可在發病期每畝追施20千克鈣鎂肥,以解除缺鎂引起的葉肉化黃癥。6、葉脈間黃化(淡金黃色)――屬缺鋅。缺鋅時莖間短葉較硬,新生葉小,葉緣下垂,嚴重時出現瓜打項或葉簇生長癥狀,像病毒病,葉脈間失綠,呈淡金黃色。每畝施硫酸鋅 1千克 可解除葉脈尖黃化和老化葉。7、葉緣黃化(線狀米黃色)――屬缺硼。缺硼葉片肥厚起疙瘩,由葉脈黃化向葉肉擴大,葉片外卷畸形,葉緣不規則褪綠呈細線狀。嚴重時,生長點葉萎縮干枯,黃瓜木質化,空洞變曲。葉面噴1―2次800倍液的硼砂水溶液,或每畝追施 1千克 硼砂可以解除缺硼癥。施硼過多會抑制對鐵的吸收,葉子也會黃化。8、新葉鮮黃(姜黃色)――屬缺鐵。若施硼、磷、鈣、氮過多,均易引起缺鐵。缺鐵的葉子發黃,首先表現在生長旺盛的頂端,即生長點新葉鮮黃,新生黃瓜皮發黃。對缺鐵土壤每畝追施硫酸亞鐵5千克,對缺鉀土壤補鉀也能促進鐵的吸收。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