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花椰菜又名花菜,是云南梁河縣的重要蔬菜品種之一,受其系統發育特性和當地氣候特點影響,主要生產季節在冬春季,而夏秋季種植相對較少。因此,花椰菜的市場供應季節間差異很大,冬春季供過于求,售價不高,每千克平均售價0.60元左右;夏秋季供不應求,售價高,開始上市價高達3-4元/千克,平均1.2元/千克。為充分利用山區氣候、土壤、勞力資源,增加花椰菜生產淡季的市場供應,梁河縣農業局自1996年以來,在高寒山區小廠鄉海拔1800-2200米的山地上開展了花椰菜反季栽培試驗示范工作,取得了明顯成效,累計推廣8096.6畝,全部實行馬鈴薯―雜交玉米―花椰菜套作模式,平均畝產花椰菜1629.3千克,畝產值1955元;加上套作馬鈴薯及玉米兩項,年畝產值達3035元,現已成為山區農民增收致富的新亮點。
一、花椰菜對環境條件的要求。花椰菜是十字花科蕓苔屬的一種營養豐富的細菜,對環境條件要求比較嚴格,最適于涼爽而濕潤的氣候土壤條件,既不耐寒,也不耐熱,忌炎熱干燥。
1、溫度要求:花椰菜種子發芽適溫為15-18℃,營養生長適溫為15-25℃,最適為15-20℃。月均溫在21℃以上,即影響其生長,出現生長不良。花球肥大期適溫為10-20℃,25℃以上花球停止形成,或出現異常花蕾。5℃以下生長受到抑制,0℃以下裸球受到凍害。
2、光照要求:花椰菜是喜光作物,充足的光照有利于營養面積的擴大和營養物質的合成和積累,能促進花球肥大。但在花球肥大期陽光直射會使花球顏色變黃,影響花球品質,故應在花球肥大期進行束葉或摘葉遮蔭。
3、水分要求:花椰菜喜濕潤環境,不耐旱、不耐澇。在葉片旺盛生長期和花球形成期要求水分充足;遇干燥、炎熱天氣,葉片變小,葉柄及節間伸長,生長不良,花球細小而粗劣,產量低,品質不佳;在花球生長期過份潮濕會引起花球松散,花枝腐爛,品質降低。
4、肥料要求:花椰菜是大水大肥作物,要求充足的氮、磷、鉀營養元素,對硼鎂等營養元素有特殊要求。缺硼常引起花球變成銹褐色,味苦;缺鎂葉子變黃。
5、土壤要求:花椰菜根系發達,須根多,要求菜地耕作層厚、富含有機質,保水保肥,土質疏松。
二、梁河縣山區發展反季花椰菜氣候條件分析。梁河縣高寒山區(海拔1800-2200米)年均氣溫12.3-14℃,最熱月均氣溫16.1-18℃,最冷月平均氣溫7.1-10℃;年降雨量1875-1910毫米,5-10月為雨季,降水量占全年的86%,6-8月降水量占全年的58%,雨熱同季;11-4月為干季,降水量占全年的14%。從溫度變化情況看,反季花椰菜生育期處于氣溫由高變低的環境中,前期溫度較高,適宜營養生長,后期低溫,適宜花球分化和肥大。反季花椰菜營養生長在7、8、9月份,月均氣溫分別為16.8℃、16.3℃,13.7℃,是花椰菜營養生長最適溫度范圍,最熱月均氣溫為16.8℃,低于生長不良的臨界溫度21℃。花球分化和肥大在9、10、11月,月均氣溫分別為13.7℃、11.4℃、8℃,在花球分化和肥大的5-15℃溫度指標范圍,能滿足花椰菜花球分化和肥大的臨界溫度低于15℃的要求。從降雨和光照情況看,雖然6-8月雨量較為集中,對秧苗生長不利(重點要求扣種稀播,培育壯苗);但進入9月份后,降雨逐漸減少,土壤濕潤,光照充足,溫度適宜,對花椰菜的中后期營養生長及發育極為有利。生產實踐證明,高寒山區反季栽培能生產出色味俱佳、品質上乘的花椰菜產品。
三、栽培技術要點
1、選用良種:選用本地大葉型中熟乳白色花球花椰菜品種,該品種肉質細嫩、營養豐富、適口性好、深受廣大消費者喜愛。
2、培育壯苗:⑴苗床準備。選擇土壤質地疏松肥沃,保水保肥力強,地勢高燥,澆灌方便的地塊,作為苗床。苗床可設在大棚內,播前深翻土,以減少土壤帶菌及地下害蟲。同時,施足底肥,畝施腐熟人畜糞肥2.5噸。碎土平整后,開溝理墑,墑寬1米,溝深30厘米,墑長不限,根據移栽地面積確定。澆足底水后,等待播種。
⑵適時播種。5月下旬-6月上旬,選擇晴天播種,過早或過晚對花椰菜生長發育不利。每10平方米用種量為30-50克,播種要勻,播后蓋濕潤細土和細糞。再覆蓋一層稻草或用遮蔭網覆蓋,也可以在苗床上建拱棚蓋塑料薄膜,避免雨水沖刷。待種子發芽后,選擇晴天傍晚除草,不宜在太陽光強的白天除草,更不能帶露水除草,以防菜苗感病受害,棚內育苗要長期通風。
⑶移苗假植。移苗假植是培育壯苗的關鍵措施之一。當苗長到3-4片真葉時進行移苗假植,按苗體大小分級分類假植,排苗規格為8×10厘米。也可以假植于營養缽上,要求邊移苗邊澆水。營養缽用過篩肥土和腐熟細廄肥配制,比例為2:1,將其充分混合制成營養缽。用營養缽移苗,能安全越過緩苗期,促使菜苗迅速生長。要注意苗期噴水保濕,保持適當的土壤濕度,并用清糞水澆苗2次,當秧苗達到6-7片真葉時帶土移栽到大田。
3、定植及田間管理:⑴適時定植。一般在7月下旬至8月上旬定植,可分批定植,逐漸上市。定植過早因雨水過多生長不良,發病死苗較嚴重,而且前后作共生期長,不利于秧苗生長。定植過遲對秋季降水利用不充分,加之冬春干旱、山地又無灌溉條件,導致因水份不足而生長發育不良,甚至出現種植失敗。
⑵規范化套作。山區花椰菜反季栽培不存在與主作物玉米和馬鈴薯爭地問題,只存在套作關系,能一年多收,增加畝產值。一般采取的套作模式是:春馬鈴薯(1月下旬至2月上旬播種)―雜交玉米(4月下旬播種)―花椰菜(7月下旬至8月上旬移栽)。馬鈴薯實行寬窄行播種,寬行行距1.5米,窄行行距50厘米,株距15-20厘米,品種選用“大西洋”、“中甸紅”等中早熟品種,畝基本苗2300-2500株。雜交玉米實行等行距播種,套作于馬鈴薯寬行中央,行距1.5米,株距25-30厘米,畝植1800-2300株;品種選用“保玉7號”、“云德3號”、“保試219”等。花椰菜套作于玉米行間,每幅種兩行花椰菜,行距50厘米,(玉米行與花椰菜行距50厘米),株距50厘米,畝植1500-1800株,選擇晴天打塘定植,一般栽后澆一次定根水即可成活。
⑶重施基肥。花椰菜是大水大肥作物,要求重施基肥,增加土壤保肥保水及供肥能力。每畝施腐熟人畜糞肥2噸、過磷酸鈣50千克、鈣鎂磷50千克、草木灰200千克作基肥。
⑷管理。花椰菜生育期長,吸肥量大,生長后期降雨漸少不利于生長發育。因此,要加強前期中期的肥水管理,追肥次數與濃度可根據花椰菜長勢,葉色變化靈活掌握,可采用“前促、中重、后補”的施肥技術,促使花椰菜在秋季適宜降水條件下完成營養生長;結合中耕除草,用人畜糞水加尿素澆苗兩次,糞水要在離根部30厘米處,挖坑澆入,然后覆土。進入結球期后,用1%的尿素、0.3-0.4%的磷酸二氫鉀作根外追肥1-2次;同時加強菜青蟲、棉鈴蟲、蚜蟲的防治,確保品質。
⑸采收與留種。采收標準是:花球充分長大,表面圓正平整,未變色,邊緣未散開;采收時留少量葉片保護花球。一般在進入10月后開始成熟,肥水條件好的,9月下旬即可上市,能賣好價錢。對留種株要進行特殊處理,選擇晴天中午,疏去花球中心部份過密小枝弱枝,使養分集中;也可割去花球中心部分的1/3,留邊緣的3-4枝小花球;要注意隔離,避免與十字花科蔬菜發生天然雜交,要求隔離在500米以上。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