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經多年試驗示范,射陽縣經作站摸索出了一套棚室萵苣、豇豆、青蒜高效栽培模式。棚室萵苣在9月中下旬育苗,10月下旬移栽,第二年3月下旬采收;豇豆在3月中旬采用小拱棚育苗,4月底移栽入大棚,7月初采收;豇豆采收清田后,在7月中下旬條播蒜種,10月上中旬青蒜上市。據統計,棚室萵苣一般畝產5000公斤,效益3000-4000元;豇豆畝產1500-1800公斤,效益2000元左右;青蒜畝產2000公斤,效益3000-3500元。2008年全縣該模式種植面積達5000畝,近兩年種植面積繼續增加,種植棚室萵苣的主要采用這種模式。2010年上半年,由于萵苣價格較高,僅此一項畝效益就達5000元以上。
品種選擇萵苣選用耐寒、豐產、適銷抗病品種,如耐寒二白皮、耐寒二青皮、紫葉香等;豇豆選用蔓生、品質佳、耐高溫、抗逆性強的新之豇28-2、揚豇40等品種;青蒜選用優質、高產、抗病、耐儲運的品種,如三月黃、二水早等。
種植規格4.2米寬的大棚內筑2畦,畦寬2米,中間墑溝寬20厘米、棚間寬40厘米。萵苣定植行距30-35厘米、株距20-25厘米,每畝栽7000-9000株;豇豆行距60厘米、穴距30厘米,每穴2-3株;青蒜播種前每隔2米挖一豎墑溝,每隔20米挖一橫墑溝,栽插株行距均為7厘米,每畝栽12萬株,用于早上市的青蒜,每畝可栽18萬-20萬株。
田間管理(1)萵苣。選擇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田塊做苗床,9月中下旬露地播種育苗,播后淺耙拍實,保墑出苗。及時間苗(或假植分苗),在苗有4~5片真葉時移栽。10月下旬耕翻施肥,開溝筑畦,整平開溝,帶土移栽。移栽前施足基肥,每畝施腐熟人糞尿2500公斤、餅肥100公斤、過磷酸鈣50公斤、25%三元復合肥50公斤。之后澆定根水,覆蓋棚膜;ㄇo開始膨大時勤澆肥水,但避免過多施用人糞尿,以防肉質莖開裂腐爛。(2)豇豆。采用半高畦定植,定植前結合整地每畝施優質有機肥300公斤、純氮3公斤、五氧化二磷6公斤、氧化鉀4公斤。及時搭架引蔓,同時整枝抹芽。(3)青蒜。選擇大小均勻、百瓣重大于300克的蒜瓣作種。6月下旬用水浸濕,攤晾在5-8℃環境下,10-20天蒜種胚根萌動時播種。要求種植田塊排灌方便,不能重茬。耕翻前每畝施腐熟餅肥100-200公斤、42%大蒜專用肥40公斤或者碳酸氫銨50-60公斤、過磷酸鈣50-70公斤、硫酸鉀15-20公斤。施肥后深翻20-30厘米,使土肥混勻、土表疏松后待播。在虛土表面放置2塊長1米、寬20厘米的木板,人蹲在木板上交替向后移動播種,腳不宜直接踩踏畦面,栽插深度以蒜瓣不露出土表為宜。為增加青蒜假莖長度以及培肥土壤,播后均勻鋪蓋3-4厘米厚玉米秸或麥秸,每畝蓋草2000-3000公斤。青蒜生長期間遇旱及時噴灌,以小水勤噴為宜。大蒜2-3葉期如長勢偏弱,可每畝用有效菌數大于2億個/克、雜菌率小于15%、有機質大于20%、pH值6-7.5的生物肥1公斤加水35-45公斤浸泡24小時,取上清液噴施,7-10天一次,連噴2―3次。
病蟲防治萵苣生長期間需適當通風散濕,后期注意防治病蟲害,棚室通風口用尼龍網紗密封,阻止蚜蟲等害蟲飛入。病害有霜霉病、灰霉病、菌核病、軟腐病等;害蟲主要是蚜蟲,注意及時防治。豇豆害蟲主要是小地老虎和豆莢螟,注意及時防治。露地青蒜病蟲害較少,一般不需進行化學防治。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