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豇豆富含蛋白質、糖類、脂肪、維生素和鈣、鎂、鐵、鋅等多種礦物質,是我國廣大地區夏秋季節的主要蔬菜之一。但是,豇豆病害較多,且危害嚴重。常規栽培技術不僅不能有效預防病蟲害,農藥殘留還會污染生態環境,同時又影響著豇豆的內在品質。因此,豇豆無公害高產高效栽培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精耕細作,適時播種
1、地塊選擇:豇豆無公害高產高效栽培,地塊選擇時應注意:一是地塊及周圍的生態環境要好,土壤、大氣、水體不受污染,各項環境指標符合無公害生產要求。二是交通要便利,有利于產品運輸和銷售。三是前茬為非豆類作物,避免同類病蟲害繼代繁殖加重危害。四是選擇地塊平坦肥沃、富含有機質、疏松透氣、排灌方便的壤土或沙壤土。
2、品種選擇:早熟品種可選擇早豇1號、早豇2號、之青3號、中早熟品種可選擇之豇28-2,界90-8、之豇14和杜豇等。
3、施肥整地:每畝施腐熟有機肥5000千克、過磷酸鈣50千克、硫酸鉀15千克,均勻撒施后耕翻30厘米,耙碎摟平,然后按長10-15米,壟寬80厘米,溝寬30厘米,作成壟高12厘米左右龜背狀的栽培畦。
4、選種浸種:為保證一播全苗,播種前應進行選種,剔除癟籽、霉籽和破損的種子,陽光下曬種1-2天,然后用45℃的溫水浸種5-6小時,置25-28℃條件下催芽1-2天,待有50%的種子鉆尖露白時即可播種。
5、適時播種,合理密植:早春豇豆,終霜前3-5天,10厘米土層地溫穩定在10℃以上時即可播種。行距55-60厘米,穴距24-26厘米,每畝播4000-4500穴,每穴播種4粒。出苗后每穴定苗2株。
二、科學管理,培育壯苗
1、苗期管理:苗子出齊,待子葉展平后間苗,每穴留苗3株,當幼苗長至6-7片葉時定苗,每穴留苗2株。同時,出苗后要及時控水蹲苗,中耕2-3次,苗子附近可淺鋤,行間要深鋤,以提高地溫,促進根系發育。甩蔓前及時封溝培土。結合封溝每畝追施尿素20-25千克,然后澆水插架,豇豆可用長1.8-2米的竹竿和樹枝作架,每叢1根,每4-6根綁成1架。
2、結莢期管理:第1花序結莢后結合澆水追肥1次,每畝追施腐熟人糞尿2000千克。進入結莢盛期,每5-7天澆水1次,每10-15天追肥1次,每次追施腐熟人糞尿1000千克,同時用0.3%磷酸二氫鉀葉面噴肥;結莢后期植株衰老,要及時摘去下部的病老黃葉,以改善通風透光條件。
3、科學采收:當豇豆果充分伸長、加粗,而種子尚未膨大時應及時采收。具體采收時間以每天上午10時以前或下午5時以后為宜。采摘時,一手捏住莢條,一手護住花序,并注意保護同一花序上的其他花蕾。
三、病蟲害防治
1、蟲害防治:地老虎在苗期咬斷幼苗,晝伏夜出,日出前可人工捕捉,亦可用90%敵百蟲50倍液拌麩皮制成毒餌誘殺防治。蚜蟲主要集中在嫩頭及嫩葉背吸食葉液,潛葉蠅主要在上下葉表皮間鉆食,可用10%蚜虱凈2000倍液或用20%滅掃利3000倍液噴霧防治。豆莢螟是豇豆的主要害蟲,可危害葉、花和嫩莢,其防治措施:一是及時清除被害卷葉、落蕾、落花及落莢,減少蟲源;二是采用黑光燈誘殺成蟲;三是用90%敵百蟲1000倍液,或用2.5殺滅菊酯2000倍液。或用40%滅蟲清乳油2000倍液,或用5%銳勁特膠懸劑2500倍液,從現蕾開始每隔7-10天噴藥1次,連續3-4次,采收前7天停止用藥。
2、病害防治:豇豆常見主要病害有莖基腐病、銹病和葉霉病等。其綜合防治措施:
⑴實行輪作,與非豆類輪作間隔3年以上。⑵加強肥水管理,培育健壯植株,提高抗病性。⑶及時清除田間及周邊雜草、枯葉、病葉,減少發病源。⑷合理密植,防止郁蔽,加強通風透光,降低空氣濕度,控制發病條件。⑸發病初期采用化學防治。莖基腐病可用20%甲基立枯磷乳油1200倍液,或用10%立枯靈懸浮劑300倍液,或用95%綠亨1號3000倍液灌根,每穴300毫升。銹病可用15%三唑酮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或用50%萎銹靈乳油800倍液,或用25%敵力脫乳油400倍液噴灑葉面,連噴2-3次。葉霉病可用50%速克靈1500倍液,或用80%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600倍液,或用40%多?硫懸浮劑500倍液,或用65%甲?硫霉威800倍液葉面噴灑,6-7天噴1次,連噴2-3次。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