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夏季是豇豆死棵多發之季,特別是雨水偏多的年份尤為突出。為了豇豆的高產穩產,滿足市場需求,必須摸清豇豆死棵的原因,制定其有效的防治措施。現將豇豆死棵的原因及防治方法介紹如下。
疫病
發病條件
氣溫25~28攝氏度,連陰雨或雨后轉睛,濕度高,易發病;地勢低洼或土壤潮濕、密度大、通風透光不好,發病重。
防治方法
一是加強栽培管理,合理密植,整枝打頂,改善株行間的通透性,降低田間濕度。二是拔除病株,減少菌源。三是藥劑防治:可用向農四號400倍液或72%克露可濕性劑500倍液或72.2%普力克水劑800倍液或69%安克錳鋅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在發病初期噴霧,隔7~10天一次,連續2~3次。
枯萎病
癥狀
枯萎病是土傳病害,病菌從根部傷口侵入,病株葉片自下而上變黃,易脫落,根莖部有時產生裂痕,最后整株萎蔫、枯死,剖視病株莖基和根部,內部維管束組織變褐,嚴重的外部變黑褐色,根部腐爛。濕度大時病部表面產生粉紅色霉層。
防治方法
一是與非豆類蔬菜實行3年輪作。二是選用抗病品種。三是深溝高畦栽培,結合整地,畝施生石灰100~150千克。四是藥劑防治:掌握在發病前或發病初期用向農四號400倍液或20%甲基立枯磷乳油10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農抗120(100倍液)或15%惡霉靈水劑450倍液,隔10天一次,連續2~3次,但一定要早防、早治。
根腐病
癥狀
多在開花結莢期開始表現癥狀。病株葉片自下而上變黃、枯萎,葉片多從葉緣開始黃枯,不易脫落。病株易拔出。莖基部及根部黑褐色,稍縊縮,側根脫落,主根腐爛,維管束變褐,最后病株枯死。土壤濕度大時,病株莖基部產生粉紅色霉狀物。
發病條件
發病適溫24~28攝氏度、相對濕度80%,地面積水,平畦種植,灌水頻繁,肥力不足,管理粗放的連作地發病重。
防治方法
一是與白菜或蔥蒜類實行2年以上輪作。二是雨后及時排漬。三是施用腐熟的有機肥。四是發病初期噴灑或澆灌向農四號4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根腐靈300倍液。隔10天一次,連續2~3次。
澇害
豇豆是喜溫、耐熱、耐旱而極不耐澇的蔬菜,雨水偏多,排水不暢,田間積水,導致豇豆根系窒息,造成植株枯死。
防治方法
一是小水勤澆,雨后及時排水,防止田間積水。二是采用起壟栽培。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