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薹用韭菜的幼嫩花莖爽脆可口,是一種高檔蔬菜。廣東省中山市已經引種成功,并取得了每畝菜薹(花莖)產量第一年600公斤、第二年1000公斤、第三年800公斤的好收成。現將該市薹用韭菜的豐產栽培技術介紹如下。
一、適當早植、合理密植
種植前先挖好排灌溝,犁地曬白,施足基肥,碎土整平。實行平地寬窄行種植,行距分別為60厘米和40厘米,穴距20厘米,每穴種2株。種植時淋足定根水,遇旱要淋水或灌"跑馬水",保持土壤濕潤但不積水。植后1個月左右,先松窄行表土,再把寬行中間約20厘米寬的表土挖起培到窄行面上,形成矮畦淺溝,以后每隔一段時間松土、培土。薹用韭菜葉片生長適溫為15~25℃,在30℃左右高溫下抽薹較快。新植薹用韭菜一般在1月初定植,使其有2~3個月處在適宜環境下生長,葉片長得較寬厚,分蘗快,根系發達,花莖多且粗壯成商品,旺產期提早,產量高。如果條件允許,適當提早在11~12月種植,產量會更高。
二、施足基肥,合理追肥
整地時每畝施500~1000公斤雞糞作基肥。施用有機肥,既使韭菜獲得所需養分,又能改良土壤結構,提高根系吸收能力,容易滿足薹用韭菜生長發育需要。
為了滿足薹用韭菜連續不斷采摘花莖對養分的需求,用尿素與三元復合肥以9∶1的比例配合施用效果較好,其抽薹率比單施尿素提高4%、產薹量增加2%。追肥要做到勤施薄施,一般每次畝施5~10公斤,每隔10天左右施1次。
三、及時防治病蟲害
薹用韭菜的主要病害是銹病,發病高峰期在3~5月和9~11月。發病初期可噴施20%粉銹寧乳油3000倍液,每隔5天噴1次,連噴3次,防治效果達80%以上。
薹用韭菜的主要蟲害是韭菜潛葉蠅,為害高蜂期在4~6月和9~11月,在初見短蛀道時用18%殺蟲雙150倍液噴殺低齡幼蟲,每隔5天噴1次,連噴2次,可抑制其為害。
四、化學除草
春節后回暖時往往是草籽發芽期,應及時用60%丁草胺500倍液噴灑地面,若有少量發芽成禾本科雜草,應在分蘗期前用6.9%威霸濃乳劑1000倍液噴灑。因這兩種化學除草劑對闊葉草及某些雜草無效,故要安排勞力及時清除化學除草后遺留的活草。
五、及時采收花莖
一般花蕾剛從假莖突出后6~8天,花莖長度與葉片長度大體相等,花蕾脹滿形狀在冬季稍圓、夏季較尖時便要采收。最關鍵是掌握花莖基部纖維化程度,輕輕一彎即折斷的花莖適宜采收;花莖如不爽脆且較難折斷,則表示花莖偏老無商品價值。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