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一)主栽品種:
1.湘苦瓜3號:省級審定品種,雜交一代,早熟、豐產、優質、抗病、耐寒。瓜皮綠白色,肉瘤突起,長紡錘形,微苦,肉質脆嫩,食昧上佳。單瓜重300―400克,一般每畝產量3500―4500公斤。
2.短白苦瓜:主要分布在市郊菜區及縣鎮、農村。主蔓第818節開始出現雌花,雌花節率50一70%,果白色、紡錘形,長約22.3cm,粗4.4cm,果面肉瘤粗大,肉厚0.8cm單果重150―300克。早熟,較耐寒、不耐旱澇,適應性廣。植株分枝性強。前期主蔓結瓜,中、后期主、側蔓同時結瓜。果實質脆微苦,清涼爽口。5月下旬始收,6月中旬至8月中旬盛收}近郊四季園多在8月底至9月初扯藤:中遠郊老貨園菜區及農村,可延到9月底至10月上旬罷園。畝產量3000―4000公斤。
3.海參苦瓜:長沙地區品種。望城、瀏陽農村少量栽培。主蔓第14―21節始現雌花,雌花率40―50%。果實綠白色.紡錘形,長29.1cm,粗7.4cm,肉厚0.9cm,肉瘤突起成刺狀,形似海參,單果重150―300克,中熟、耐熱、不耐漬,適應性廣。植株分枝性強,前期主蔓結瓜,中、后期主、側蔓同時結瓜,瓜條短粗,肉厚微粉,苦中帶甜。生長期190―200天。6月上旬始收,6月下旬至8月中旬盛收,9月底罷園,每畝產量2000―2500公斤。
4.長白苦瓜:主要分布于長沙市東郊沿瀏陽河畔菜稻兼作區。主蔓第15―22節始現雌花,雌花節率30一40%,果實白色,長圓條形,長42.2cm,粗40cm,肉厚0.7cm}肉瘤細長;單果重300―500克,晚熟、喜濕潤,不耐寒、不耐旱,土壤適應性較差,忌連作,宜在疏松肥沃的垸田砂質壤土栽培。植株分枝性強,前期主蔓結瓜,中、后期主、側蔓同時結瓜,瓜條直長,肉質脆嫩,清涼微苦。生長期180一190天,6月中旬始收,7月上旬至8月中旬盛收,9月下旬罷園.畝產2500―3000公斤。
(二)主要栽培技術
苦瓜一般在春季栽培,生長期適溫為25―30℃。長沙地區可越夏栽培?喙蠈Φ匾髧栏,宜栽于爽水性好而較濕潤的地方,如果地勢低洼積水。則植株生長緩慢,藤蔓纖弱,葉片泛黃,病害嚴重,產量降低?喙霞蛇B作,必須施行3―4年輪作制。如水旱輪作,則可縮短輪作年限。在新開地栽培可以獲得較高的產量。每畝大田約需種籽0.6―0.8公斤;定植密度800株/畝,每穴3苗。長江中游流域地區,多在3月下旬至4月上旬播種育苗;4月下旬定植,一般畦寬2.0一2.7m,每畦2行,行距0.5一0.7m。棚架與絲瓜棚同,采用人字形支架。也有行距0.7―0.8m,穴距0.3―0.5m,每穴2―3株,6月中旬初收,9月末收。
春播,特別是早春播種,宜在薄膜大棚內營養杯(或缽)育苗,大苗定植,可以提早成苗,提早收獲。
苦瓜耐肥不耐瘠,充足的肥料是豐產的基本保證。對營養元素的要求,以氮、磷、鉀齊全,肥效長的豬牛糞及各種禽畜糞肥等為好,一般每畝施用腐熟豬牛糞廄肥1000―1500公斤作基肥,苗期不耐肥,追肥宜薄施;結果開始后,要施足肥料,可用30―35%人糞尿,每隔5―7天施用一次;盛果期以后即采取3―4成濃度的糞水勤澆透澆,促瓜蔓生長旺盛,保證繼續結瓜。大署前后,高溫干旱時期,可采取低溝浸灌,經常保持土地濕潤,浸灌一次,便追肥一次,最好以腐熟的有機肥作追肥。引蔓搭架應在瓜蔓34cm時進行,搭架方法與線瓜相同,由于苦瓜側蔓的雌花發生遲,故棚架不宜過大,為了密植增產,可以摘除側蔓,摘卷須,摘雄花,以發揮主蔓結果的優勢,植株基部的側蔓一律除去。瓜蔓上棚后,則看側蔓有無小瓜,有瓜則當節打頂;無瓜便一律從基部剪除。如一根側蔓上有幾個雌花,則留最近的一個,在檢藤時,要清理瓜蔓,不使之互相纏繞。
苦瓜以嫩果供食,要及時采收。一般花后12―15天為采收期。即果實的突起比較飽滿,果皮軟而有光澤,果頂顏色冷淡時即采。過熟采收降低品種與產量。
苦瓜采收期長短和產量高低,因地區品種,栽培季節與栽培條件不同而不同。華北、華中等地,大棚栽培較多,一般畝產1500―2000公斤,豐產可達3500公斤。
留種常選具有本品種性狀的植株中部果實,在果頂轉黃時采收。立即剖種或后熟2―3天剖種均可,種子用清水洗凈晾干。苦瓜種子不宜在烈日下曝曬,否則,降低甚至喪失發芽力。宜通氣貯存,密閉貯藏反而易喪失發芽力。
病蟲防治:苦瓜常見的蟲害有地老虎,蝸牛等。危害植株根群,常使整丘生長不良,造成嚴重減產。病害主要有枯萎病,主要防止病菌從自然裂口,病部傷口侵入。空氣濕度90%以上,氣溫20―25℃時,病害進展迅速。常用48%瑞枯霉800倍液淋根,每穴250克,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80()倍,48%瑞毒霉800―10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700―800倍,45%代森銨800一1000倍灌根,每穴250克,雙效靈300倍液噴霧。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