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品種選擇應選擇瓜蔓短、節間短、葉片小、抗逆性強、早熟、豐產、耐貯的品種,如華都綠苦瓜,該品種植株生長強健。抗病力強,從第3葉開始著坐第1雌花,結果多,果肉厚,質嫩,品質好。
栽培季節及茬口安排
可在日光溫室和塑料大棚中進行早春、秋延后、冬春茬栽培。早春茬12月下旬-1月下旬播種,2月中旬-3月中旬定植。秋延后茬7月下旬-8月中旬播種育苗,9月上旬-10月下旬定植。冬春茬10月上旬-11月上旬播種育苗,11月中旬-12月下旬定植。
育苗
在棚室內采用營養缽育苗。育苗基質以草炭和蛭石按體積比2:1的比例混合,1立方米混合基質中再配入10千克烘干雞糞,混合均勻。將營養缽整齊地排入苗床內,給基質澆透水,待水下滲后播種,每缽用1粒種子,干子直播,播后覆蓋0.5厘米厚的育苗基質。出苗前溫度保持在25-30攝氏度,出苗后溫度為白天20-25攝氏度,夜間10-15。苗床每天早晨或傍晚用噴壺噴水1-2遍,以防基質板結、干燥。幼苗出土后,保持土壤見干見濕。如果幼苗長勢弱,可用濃度為0.2%-0.3%的磷酸二氫鉀水溶液進行葉面噴肥。
定植
幼苗有3葉1心時定植,苗齡35-45天。定植前整地,南北向挖栽培槽,槽內徑寬0.48米、深0.15米、槽間距0.8米。槽底鋪1層塑料薄膜與土壤隔離,糟中裝填基質2-3立方米,栽培基質配比為草碳:爐渣4:6。裝槽之前每立方米基質需另拌入5千克烘干雞糞和0.5千克15:15:15的氮磷鉀復合肥。將栽培基質翻勻整平,并澆1次水,使基質充分吸水,水滲下后按每槽1行的規格扒坑定植,使基質略高于苗蛇,株距0.4米,栽后澆小水。
定植后的管理溫度管理:開花前,棚室內晝溫保持在20-25攝氏度,夜溫13-15攝氏度。開花后棚室內晝溫保持在25-30攝氏度,夜溫12-15攝氏度。若遇連陰天氣,應加強保溫措施,使晝溫不低于18攝氏度,夜間不低于8攝氏度。肥水管理:開花前以控為主,少澆水追肥,開花后開始追肥澆水。苦瓜根系喜濕不耐澇,每次澆水量不宜太大,要小水勤澆。一般2-3天澆1次水。隔2次水隨水沖施1次肥,每次每1/15公頃沖施15:15:15的氮磷鉀復合肥5-7.5千克。澆水采用貯水池自然壓力滴灌,每個棚室建立獨立的貯水池,池長4米、寬1.5米、高2米,池底面應高出地平面0.5米。為防止遮陽和占用過多的種植面積,水池應沿溫室或大棚的山墻建造。棚室內主管道及栽培槽內的滴灌帶均可用塑料管,每槽鋪設兩條滴管,并在滴管帶上覆1層0.1毫米厚的窄塑料薄膜,以防止滴灌水外噴及蒸發。植株調整:利用棚室支架,在膜下20-30厘米處搭2層棚架,供瓜蔓攀緣生長。甩蔓后。用吊繩引蔓上架。植株長到籠片葉時打頂,促側枝萌發,側蔓留1-2個雌花,并在第2個瓜后留2-3片葉打頭。人工授粉:扣膜后必須進行人工授粉才能正常結瓜。于早上8-10時采摘盛開的雄花,進行花對花授粉。果實套袋:開花坐果后進行果實套袋,袋長800毫米、寬80毫米、厚0.08毫米,為無色透明的聚乙烯薄膜袋。將薄膜袋套在果上,然后將薄膜袋口在果柄部用線繩孔在一起,但不能過緊,防止影響果柄橫向生長,同時可保持一定的通氣性。果實套袋可以防止農藥直接噴到果實上。
病蟲害防治苦瓜抗病蟲害能力較強,一般很少發生嚴重的病蟲害,只在濕度大時易發生炭疽病、疫病,濕度小時易受蚜蟲、白粉虱等的危害。炭疽病可選用80%炭疽福美可濕性粉劑800倍液防治,隔5-7天1次,連防2-3次。蚜蟲、白粉虱可用80%敵敵畏乳油暗火熏蒸,或選用無農藥殘留的生物農藥防治。
采收開花后12-15天為采收適期。采收不宜過晚,以免影響商品品質。將果實套袋后,待達到上市標準,將果實同袋一起上市。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