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苦瓜是一種喜溫蔬菜,近年來隨著需求的增長,種植面積日益擴大。種植效益好的畝產可達1.5萬元,低的只有一二千元。造成差異的主要原因,在于種植方式、品種選擇與栽培管理不一致。實踐證明,采用大棚早熟栽培苦瓜,能夠取得較好的效益,準備采用這種方式種植苦瓜的菜農,當前的關鍵是要選擇好品種,及時播種育苗。
品種選擇。選擇早熟、連續坐果性好,前期以主蔓結瓜為主,適宜密植,抗性強,受消費者喜愛的品種。如湖南省瓜類研究所培育的雪玉早、碧翠三號苦瓜,藍山縣地方優良品種藍山大白苦瓜等早熟優良品種。
播前催芽?喙戏N子因其種殼厚(特別是白皮類型),吸水透氣性差,出芽較難,浸種時間應據其種殼厚薄、硬軟而定,一般浸種12~19小時,以種殼變軟、吸水充足為準,然后再用飽和石灰水浸種2小時使種殼軟化以利保濕透氣,接著用清水沖洗干凈,再破殼,在55℃的水中浸泡3~5分鐘并不停攪動,使種子均勻受熱迅速升溫,然后撈出種子,甩去多余的水分,用已被開水消過毒的熱毛巾包好,外面再包一層薄膜保濕,置于30℃左右的溫度條件下催芽,48小時后即有少量種子開始出芽,再過20~24小時有75%以上的種子會出芽,即可取出播種。先播出芽的,少量未出芽的用30℃左右的溫水洗凈繼續催芽或直接播于溫床內。
適時播種。長江流域大棚草熟栽培苦瓜,于元月下旬至2月上旬播種,2月下旬至3月初定植。
營養土的配制。取未種過瓜類、茄果類蔬菜的田土,暴曬過篩,與過篩的已腐熟過的干畜糞按4∶1的比例混勻,并加入0.3%的三元復合肥、0.5%的磷肥備用。
苗床準備。在大棚內開1.2米寬、8~10米長的苗床。加溫主要有2種方式:采用釀熱溫床的,床坑深0.5米,播種前5天坑內填0.3米厚的剛出欄的畜糞發酵升溫;采用電熱溫床的,床坑深0.2米,在坑底墊一層薄膜,撒一層薄土,按每平方米80~100瓦的標準布上地熱線,安好控溫儀,然后鋪上3~5厘米厚的園土,在其上緊密排放裝好營養土的背養缽,每個營養缽所裝營養土的量為營養缽高度的5/6。播種前一天澆透水,以澆水時營養缽中不再冒氣泡為止。并噴灑70%甲基托布津或多菌靈600倍液,然后加熱升溫。
苗床管理。播種前用竹簽在每個營養缽中心插1厘米深的小孔,然后把種芽尖向下播于營養缽內,上蓋1~1.5厘米厚的濕潤的未摻化肥的營養土,床面蓋上地膜保溫,并加蓋雙層小拱棚保溫。出苗前白天溫度控制在25~30℃,晚間溫度控制在20~25℃為宜。多數苗子開始拱土時即去掉表層保濕地膜,出苗后注意通風換氣,并將苗床溫度控制在白天20~25℃,晚間15~20℃為宜。在苗子2片真葉時,選晴天上午澆0.5%的三元復合肥或稀釋的腐熟人糞尿水,通風及時吹干床土表面水,控制苗床濕度,防止猝倒病、疫病的發生。當苗長至4片真葉時去掉小拱棚煉苗,3~5天后選晴天定植。
定植。定植前深耕凍土、曬土,結合整地每畝遍施有機肥4000公斤,開溝每畝施磷肥50公斤,三元復合肥(15∶15∶15)45公斤,按1.6米分畦(包溝),畦面整成龜背形并覆蓋地膜。種植密度:每畦栽2行,株距0.25~0.3米,畝植2000~2200株,采取單蔓整枝,去除其它所有側蔓。每畦栽2行,株距0.5米,畝植1200株,采取雙蔓整枝主蔓,3~5節留一側蔓,去除其它所有側枝。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