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辣椒病毒病是秋延辣椒生產中危害較重的一種病害。辣椒感病后、造成落花、落果、落葉。一般減產20%-30%,重者減產60%-70%,早期浸染的植株,可造成絕收,直接影響了廣大農民種辣椒的積極性。
一、癥狀與識別
辣椒病毒病又稱花葉病、瘋病,是由煙草花葉病毒和黃瓜花葉病毒單一或混合引起的病害,其癥狀表現多樣,常見的有花葉型、黃化型、壞死型和畸形等癥狀。在本地區秋辣椒上以花葉型癥狀最為顯著,基次是畸型的黃化型,壞死型極少。
1、花葉型。發病初期葉脈輕微褪綠,葉脈與葉肉間產生黃綠相間的駁花紋或帶有黃褐色環圈,嚴重時葉片、葉色深淺相間,并有突起泡斑,葉面凹凸不平,葉片收縮,植株生長緩慢,但葉片不易脫落。
2、畸型。植株生長矮小,節間生,植株中上部分枝極多,呈叢生狀,病葉變小呈細條狀。果實表現:早期落花、落果,果實膨大慢,果面上呈黃綠色相間花斑,并有疣狀突起,果實畸形易脫落。
3、黃化型。辣椒感病后,葉片明顯發黃,植株矮化,葉片較小,并出現落葉現象。
4、壞死型。病株出現組織壞死,表現為病葉條斑、環斑,生長點枯死,極易造成落葉、落花、落果,甚至整株枯死。
二、發生與危害特點
辣椒病毒病是植株病毒所引起的系統性侵染病害,其毒源植物分布很廣,土壤和種子均可帶毒,成為初次浸染源。田間操作,如:定植、整枝、打杈等通過磨擦將病株毒源傳給健株;蚜蟲遷飛和危害也是重要傳播途徑;黃瓜花葉病毒主要由蚜蟲傳毒;煙草花葉病毒主要靠田間操作接觸傳毒。由于秋延辣椒的育苗期、定植期,階段氣溫較高,在苗期即感病,一般癥狀不明顯,8月下旬至9月上中旬定植后,出現發病高峰,若定植后遇雨后高溫,根系生長不良,肥水條件差,抗病能力下降,加之有大量的蚜蟲遷飛危害,病毒病將嚴重流行蔓延。進入10月份后,隨著氣溫下降,病毒發生受到抑制,所以秋延辣椒果實感病較輕。品種間發病程度差異較大,一般辣味椒較甜味椒抗病,果實尖的或錐形品種較燈籠形品種抗病。
三、防治方法
1、播前種子處理。選用抗耐性品種,在本地以洛椒4號、汴椒1號、中椒6號、碭椒1號等品種綜合性能較好。催芽播種前,先用清水將種子浸泡3--4小時,并放入10%磷酸三納溶液中浸20-30分鐘,撈出后用清水沖洗干凈,再催芽。
2、加強栽培管理。培育無病壯苗,實行單株單缽營養土育苗,帶蔓帶缽定植。增施充分熟腐的有機肥,促進早發,增強植株抗耐病能力。同時搞好棚溫管理,在育苗期和定植前期,由于此時氣溫高,光照強,要蓋好遮陽網或者用雜草等遮蔭,避免陽光直射。大棚四周要通風,特別是中午氣溫高時,要掀棚通風,調節棚內溫度,在定植時,發現病株及時拔除。
3、化學防治。及時防治蚜蟲,切斷毒源。當田間發現有蚜蟲遷飛時,立即進行防治,用10%大功臣、10%蚜虱凈粉劑畝用量10-15克,對水30--40千克,均勻噴霧防治,若天氣干旱,蚜量大時,要連續噴藥防治。在發病初期,噴1.5%植病靈水劑每畝100毫升或20%病毒A可濕性粉劑每畝70-100克,或20%病毒速殺粉劑畝用50-70次,隔5--7天噴1次,連續2-3次,均可收到較好效果,如果發病嚴重,葉片皺縮,節間縮短,可在上述藥劑中加1毫克/千克細胞分裂素,畝用50克,促進細胞分裂加快,減輕危害。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