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辣椒細菌性青枯病[Pesudmonassolanacearum(Smith)Smith]多發生在南方,北方一些地區也有發生。
[田間識別]植株初時個別枝葉萎蔫,后擴展到整株。初時葉片白天萎蔫,早晚恢復,2~3天后全株葉片綠色萎蔫下垂。近地面莖部皮層呈粗糙褐色水浸狀。縱切莖部可見木質部淡褐色,橫切莖部保濕后手指擠壓斷面有白色濕濁黏液溢出。最后病株黃枯而死。
[發病原因]病菌隨病殘體在土壤中越冬。病菌借雨水、灌溉水及昆蟲傳播,從根部或莖部傷口、皮孔侵入,在導管內繁殖,沿導管向植株上部莖枝擴展,堵塞導管,切斷運水通道,導致枝葉凋萎死亡。30~37℃,土壤含水時達25%時易于發病。尤其是久雨或大雨后暴晴,病害往往暴發流行。微酸性土壤發病重。
[防治要點]①選用抗病品種,如湘研1號、早雜2號、通椒1號等。②土壤偏酸性可施用石灰或草木灰改良。③實行三年輪作。并注意鏟除田間龍葵等茄科雜草。④施足糞肥,增施鉀肥。小水勻灌,防止土壤旱澇不均。⑤農事操作注意勿傷根系,防治金針蟲等地下害蟲。⑥藥劑防治可用14%絡氨銅300倍液,或72%硫酸鏈霉素4000倍液,或77%可殺得500倍液,或50%琥膠肥酸銅500倍液。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