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一、線椒紅安6號
1.生育特點
本品種為矮秧自封頂,株高60厘米左右,株幅20~30厘米,側枝分生能力強,第1朵花著生節位12~13節,坐果集中,坐果能力強,果實多簇生,果長15~17厘米,果徑1.4厘米左右,單株坐果30~40個,表果綠色順直,成熟果深紅色,易曬干,果實成品率高。
該品種早熟,生育期140天左右,比線椒8819、2001紅熟期早15~20天。經試種該品種適應性強,在生產中表現出很強的抗病毒和抗疫病能力。前期苗勢較弱,進入開花坐果期后生長迅速,坐果集中,果實膨大速度快,抗逆性強,667平方米產干椒350~450千克以上。
2.栽培技術
①土壤選擇及播種要求選擇土地平整、土層深厚、通透性好的壤土地,避免甜菜和茄科類茬口。土地處理質量達到齊、平、松、碎、凈、墑六字標準。田間無殘枝殘膜雜物,適墑整地不跑墑。膜下5厘米地溫穩定在15℃時即可播種,人工播種要求穴深2~2.5厘米,穴徑4厘米,每穴下種8~10粒,覆土厚度1.5~2厘米。采用機械開溝、鋪膜、穴播復式作業,要求下種均勻,空穴率小于2%,667平方米播量650~700克。適期早播,播期最晚不超過4月5日。種肥結合開溝667平方米施三料磷肥10千克、磷酸二銨7千克、硫酸鉀2~3千克、硫酸鋅1.5~2千克,混勻后施在距種子帶5~7厘米處,深度8~10厘米。
②田間管理辣椒出苗后及時做好查苗、補種、移苗工作,確保苗滿田。兩片真葉時及時疏苗,每穴留3~4株,4~5片真葉定苗結束,定苗同時將膜孔擴大,對幼苗根部進行培土,定苗前進行一遍藥劑防治。留苗方式按1~2~1或2~1~2留苗。株行距配置:溝心距110厘米,株距9厘米,667平方米理論株數2萬株左右。根據土地條件在播后及時進行中耕,全期中耕不少于3次,深度28厘米以上,做到早中耕、深中耕、勤中耕。揭膜工作在第2水與第3水植株開花之間進行。揭膜前灌水并進行一遍藥物防治,預防植株在揭膜時人為損傷枝葉或揭膜后失墑引起枝葉功能受損而發生病害。可選用70%代森錳鋅700倍液加磷酸二氫鉀或高效活性復合微肥進行噴施,揭膜后及時澆水,并用58%甲霜靈錳鋅500倍液加微肥再進行噴施,防止植株早衰,同時對植株根部再次培土,促發根、壯根。
③肥水管理依據條田的攻關產量確定全期投肥量,即百千克干椒投自然肥17~20千克,氮、磷、鉀比例為1∶0.8~0.9∶0.5。壟植辣椒結合冬耕667平方米基施尿素15千克、三料10千克。種肥結合開溝667平方米施三料10千克、硫酸鉀3千克,增施硫酸鋅1.5千克,剩余的尿素11.1千克和硫酸鉀6.1千克作追肥,分別在第3次中耕667平方米追施尿素6千克、二銨2千克、硫酸鉀7千克。辣椒果徑1厘米時,667平方米追施尿素5.1千克、硫酸鉀4千克。滴灌地辣椒結合秋施基肥667平方米施尿素15千克、三料10千克,剩余的尿素做追肥隨水滴施,三料和硫酸鉀做種肥和中耕施入,同時可進行根外追肥,可選用辣椒王、磷酸二氫鉀、高效活性復合微肥交替使用,每隔10~15天噴施1次,當進入開花期可選用保花保果調節劑噴施,合理配藥,噴藥時間應在下午進行,避開高溫。灌水管理應根據土壤墑情而定,頭水在5月中旬,第2水在6月初,第3水在6月下旬開花前,第4水在7月上旬果實膨大期,第5水8月上旬,第6水8月中下旬。小水浸灌,嚴禁大水漫灌,一般灌溝深80%為宜,中后期灌水以保持田間濕潤為宜,忌忽干忽濕。
滴灌條田全期要根據植株生長及氣候、土壤情況確定滴水時間,并對土壤墑度及植株根系進行調查來確定滴水時間及灌量。全期滴水12~14次,間隔期約10~12天。
④病蟲害防治先進行種子處理,一般用0.1%高錳酸鉀或10%磷酸鈉液浸種15~20分鐘,撈出后用清水沖洗干凈待播。紅安6號抗病蟲害的能力強,苗期若土地板結,低溫易發生立枯病,勤中耕、早中耕即可緩解;或用立枯凈、高錳酸鉀1000倍液或1%過磷酸鈣浸出液進行噴施,提高抗性。蟲害主要是蚜蟲、地老虎、煙青蟲,可選用蚜虱凈、菊酯類高效殺蟲劑1000~2000倍液防治;或采用種植玉米誘集帶、黃板誘殺等措施進行防治。
⑤采收9月下旬將線椒連稈砍倒,晾曬后熟7天左右,人工采摘。采摘后的果椒運入晾曬場晾曬后分級裝袋。
二、墨西哥鐵皮椒
1.生育特點
屬中熟品種,植株生長強健,結果能力強,果實長羊角形,果面平滑,皮厚,果皮呈暗紅色,果長15~20厘米,果徑約5~6厘米,干椒重8~9克,單株商品果10~12個,667平方米產350~450千克。
2.栽培技術
①土壤選擇鐵皮椒生長勢強,生長量大且經濟效益高,對土地的要求比較高,應選擇土地平整、肥沃的壤土和沙性土壤,含鹽量低,前茬以麥類、籽瓜為宜,忌重茬、迎茬或前茬茄科作物,條田四周具備較好的防護林。結合上年冬耕進行全層施肥,土地處理質量達到齊、平、松、碎、凈、墑六字標準,邊角齊直,田間無殘枝殘膜等雜物。
②種植方式采用起壟種植,溝心距1.2米,株距24厘米。當地表化凍20~25厘米及時開溝、鋪膜。5厘米地溫15℃時及時播種,播種深度1.5~2厘米,下種均勻,每穴4~6粒,667平方米播量200~250克。采用單株留苗,667平方米理論株數4600株。
③田間管理辣椒出苗后,要適時早中耕、深中耕、勤中耕。兩片真葉及時疏苗,每穴3~4株,4~5片真葉定苗結束,定苗同時對幼苗根部進行培土。全生育期投肥75~80千克,氮、磷、鉀比例為1∶0.9∶0.5,一般苗期需肥較少,應適當蹲苗。
開花盛期少施氮肥,以免引起徒長而落花。當辣椒植株進入營養生長與生殖生長并進階段,及時追肥,并根據植株長勢噴施葉面微肥或噴施保花保果調節劑。鐵皮椒對灌水要求較高,應做到小水浸灌,少量多次,避開高溫天氣灌水,避免水淹植株根莖部,防止積水,中后期灌水以保持田間濕潤為宜,忌忽干忽濕,引發臍腐病。葉面微肥以磷酸二氫鉀為主,減少尿素使用量,適當調整氮磷比。果實成熟后期,控制灌水,促進果實成熟,避免植株貪青而降低紅熟果實產量。封壟前對根莖部培土,以防倒伏。滴灌施肥掌握前少(苗期至花期)、中高(果實期)、后補(成熟期)的原則,塑造理想豐產骨架。
④化調措施要求掌握早、勤、輕的原則,6月上旬即植株在6~8片葉時,株高18~20厘米,用矮壯素50~80克,縮節胺2~3克進行第1遍化調。第2遍化調在門椒現蕾未開花時進行,在6月20~25日前后,用矮壯素100~130克,縮節胺5~8克,時間與第1次間隔10~15天;第3遍化調在7月上旬,此時主要針對滿天星節位,用矮壯素100~150克,縮節胺5~8克。鐵皮椒收獲前10~15天,用200~1000毫升/升乙烯利噴施,促進青果轉紅,提早收獲。
⑤病蟲害防治危害鐵皮椒的主要病蟲害有病毒病、臍腐病、日灼病、蚜蟲、小地老虎等。
病毒病:用10%磷酸三鈉或高錳酸鉀溶液浸種30分種,再用清水洗凈后播種。苗期噴施高錳酸鉀1000倍液或1%過磷酸鈣浸出液,提高抗性。農事操作中要防止人為傳毒。發病前期抓好早期防蚜工作,以防蚜蟲傳播病毒。防治蚜蟲藥劑50%抗蚜威2500倍液、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用5000倍液、2.5%敵殺死3000倍液。利用蚜蟲的趨黃習性進行黃板誘殺,可起到滅蚜防病效果。
疫病:選用優質、高產、抗菌素病品種。先用清水預浸種10小時,再用1%硫酸銅溶液浸種5分鐘。也可用20%甲基立枯磷乳油1000倍液浸種12小時,撈起洗凈后播種。實行輪作,發病田不要與瓜類、茄果類蔬菜連作。可選用58%甲霜靈錳鋅700倍液、64%殺毒礬可濕性粉劑500倍液、72.2%普力克水劑600倍液交替使用,重點控制中心株。
臍腐病:防止干旱,及時灌水,保持土壤有一定濕度。從苗期到結果期葉面噴施補鈣劑。選用黃金鈣500~800倍液、鈣博克1000~1200倍液、0.2%~0.3%氯化鈣溶液、1%過磷酸鈣溶液,每隔10天噴1次,連噴3~4次。
日灼病:防止田間病蟲害引起落葉,減少青果暴曬,及時澆水、保墑,防止葉片凋萎。
小地老虎:選用2.5%敵百蟲粉劑,667平方米用1.5~2千克藥粉加入10千克細土制成毒土,拌勻后撒在植株周圍。苗期可選用敵殺死或速滅殺丁3000倍液、90%敵百蟲晶體1000倍液,蟲齡較大時選用80%敵敵畏或48%樂斯本1000倍液灌根。
⑥采摘與晾曬在果實充分紅熟、紅果率90%以上時一次性采摘,采收時先將植株連稈砍倒,均勻擺放在畦面上,晾曬7天左右進行人工采摘,避免擠壓椒果,破壞蠟質層,嚴禁用銳器裝卸或翻動,攤曬不宜過厚,勤翻。晾曬達標后,蓋捂回潮,分級裝袋。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