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辣椒病毒病是辣椒生產的主要病害之一,影響辣椒的產量和品質,在辣椒產地均有不同程度的發生,發病田塊一般減產10%至30%,嚴重挫傷了菜農的積極性,影響了市場的供應。因此,必須采取無公害技術措施綜合防治辣椒病毒病,具體防治技術措施如下:
一、主要癥狀及發病規律。辣椒病毒病常見的有三種:即花葉型、畸形叢枝型和黃化壞死型。1.花葉型病毒病。其典型癥狀是病葉葉片呈現濃綠與淡綠色相間的花葉,心葉變小,植株矮化,果實小而僵硬,嚴重時葉面凹凸不平,呈波浪狀,葉脈皺縮畸形,生長緩慢,莖節縮短,果實變小,嚴重矮化,易落花落果。2.畸形叢枝型病毒病。其癥狀是植株節間縮短,幼葉狹窄或呈線狀,葉面皺縮。植株上部葉叢生,呈叢簇狀,重病果面有深綠、淺綠相間的花斑和疣狀突起,果面凹凸不平,病果易脫落。3.黃化壞死型病毒病。其癥狀是植株頂端幼嫩部分變褐色壞死,葉脈呈褐色或黑色壞死,葉片和果實上病斑紅褐色或深褐色,呈不規則形,有時穿孔或發展成黃褐色大斑,病斑周圍有一深綠色的環,葉片迅速黃化脫落。枝條上病斑紅褐色,沿枝條上下擴展,出現壞死條斑,維管束變褐,患病部分造成落葉、落花、落果,嚴重時嫩枝生長點及整株枯死。
引起辣椒病毒病的病毒主要有兩種,即黃瓜花葉病毒(CMV)和煙草花葉病毒(TMV)等。該病一般在高溫干旱、日照強的氣候條件下,蚜蟲發生重的田塊發病重,尤其是在七、八月份高溫季節為發病高峰期,因為這一階段,多處在高溫階段,有利于蚜蟲的大量發生繁殖和飛遷,使病毒迅速擴散危害。另外,植株生長茂密,徒長及通風不良的田塊發病亦重;辣椒與茄科作物連作,移栽偏晚,地勢低洼、土壤貧瘠、缺肥的田塊,均可加重病毒病的發生。據調查,密植可降低發病率,品種間抗(耐)病性差異很大,在同等條件下,感病品種較抗病品種發病重。
二、綜合防治措施。近幾年來,我們曾對該病的發生、發展和流行規律作過一些觀察,并對其防治策略進行了研究,根據調查研究和田間試驗,特提出以下幾點防治策略。1.實行輪作。病毒病的發生和嚴重程度與土壤的關系很大,土壤中的帶毒病殘體和其他微生物能通過根系侵染植株。常年輪作,土壤被病毒污染嚴重,有利于病毒的侵染和傳播。據觀察:常年輪作的犀牛角品種,發病率為48.4%,病指25.3;而采用輪作的犀牛角品種,發病率為26.5%,病指僅9.6。因此,有條件的最好實行輪作,尤其是菜糧輪作或與其他作物輪作,是辣椒防病保產的一項重要措施。2.培育無毒種苗。最好選用無病株留種,在辣椒收獲期,田間選擇生長健壯、品質優良,無病蟲害的辣椒作來年用種,有利于減輕病毒病的發生。播種進行種子消毒,以削弱種子體內病毒的活性。在播種前,先用0.1%高錳酸鉀水溶液反復清洗種子2~3次,再將種子投入0.1%硫酸鋅水溶液中浸泡10―15分鐘,撈起種子清洗干凈后再播種。3.適時早播,合理密植。據試驗觀察,辣椒病毒病的易感期是2葉期和4葉期,并且呈現出愈到后期植株抗性愈強的趨勢。辣椒在1月初播種,3月底定植,苗齡80-90天,植株定植后,在肥水適宜條件下,植株能早生快發,增強對病毒侵染的抗性。合理密植對抗病增產具有明顯效果。每穴栽雙株的比栽單株的發病率和病情指數都要低。雙株密植能促使植株早封行,提高覆蓋能力,降低株間和地面溫度,有利于減輕病害的發生和蔓延。使結果盛期避過病毒病危害高峰期,促進辣椒早熟。4.加強肥水管理。除施足基肥外,在生長季節應多次追施肥料,以促進植株生長,提高抗病能力。合理增施氮肥,以每畝施土雜肥30-40擔,餅肥100―125公斤,追肥(尿素)12-15公斤,可大大減輕其危害,加強幼苗生長期的管理,有提高抗病力的效果。在幼苗移栽成活后,每10―15天灑一次腐熟的餅肥水,100倍的83增抗劑混合液,連淋2~3次,每株淋0.25~0.5公斤,并葉面噴施3―5次0.3%磷酸二氫鉀液,800倍病毒A和0.1%硫酸鋅混合液,每7~10天噴一次,有明顯減輕發病的作用。實踐證明,增施微量元素鋅等有延緩和減輕病毒病的效果。可在定植前10天,定植緩苗后及盛果期各噴一次0.1%硫酸鋅,也有一定防病作用。5.藥劑防治。蚜蟲是病毒的主要傳播者,因此應及時滅蚜,消滅侵染源。在蚜蟲發生期可選用吡蟲啉2000倍或蚜虱凈1500~2000倍液噴霧防治。在發病初期用20%病毒A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1.5%植病靈乳油1000倍液,病毒A不但對辣椒病毒病有較好的防治作用,而且對出現花葉癥狀的病株還有治療恢復作用,病株恢復率達60%左右。或用5%菌毒清水劑400倍液噴霧防治,隔7天噴一次,連噴3―5次。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