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根據茄子的生長周期和結果規律,我市農技推廣中心的技術人員和廣大菜農共同探索出一套新的栽培方法――茄子“雙倍”種植。這種方法的最大特點在于充分利用茄子生民周期長和茄子的結果規律,在定植時比常規栽培多栽一倍秧苗,在門茄長成采摘后,立即剪除多栽的那一倍茄秧,使同一面積地塊增收近一倍的門茄,且門茄果實肥大、品質好、上市早、價格高,從而提高產量和經濟效益。下面介紹這種栽培方法和技術措施。
一、增施基肥
茄子喜光喜溫,喜大肥大水,要選擇無樹蔭、土壤肥沃的地塊,基肥由常規栽培畝施農家肥5000~6000公斤增加到10000~12000公斤、過鱗酸鈣從15~20公斤增加到30~40公斤,充分混合后均勻撒于地表,深耕耙平。
二、品種及定植
品種應選擇二苠、七葉茄、六葉茄等。按常規栽培,茄子畝定植密度在2200~2300株,行距50厘米、株距60厘米,此法定植行距仍按50厘米,但株距縮短為30厘米。具體的操作是在整好的田里按50厘米的行距開溝,溝深12~15厘米,然后在開好的溝內按30厘米的株距刨坑,使畝定植數由常規的2200~2300株增加到4500棵左右,栽苗后覆土踩實澆頭水,過3~5天再澆一次水。緩苗后,即進行中耕,頭一次用大鋤,以后再用小鋤鋤3~4次,進行蹲苗,促使根系發達,植株健壯。等到門茄坐住(即茄子小棗大小)時,將隔棵門茄以上的花蕾抹去,打掉頂尖。隨即開溝覆土起壟,這時茄秧由定植時的溝變為埂,然后按每畝5~10公斤尿素追肥澆大水,以促使門茄迅速膨大。
三、采收
當門茄長成(一般長到1~1.5公斤)時,就要根據市場行情及時采摘上市,門茄采收后立即剪除已經抹掉花蕾、打掉頂尖的多栽的那一倍茄秧,并撿出田外,使茄子恢復到常規定植的2200~2300棵的密度水平。隨后進行中耕除草,并再每畝施入尿素5~10公斤,澆水并隨水灌入已泡好的香油渣或者大糞稀等有機肥,促使茄子恢復快長,以后的管理與常規栽培相同。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