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茄子是一種喜溫性蔬菜,在適宜條件下,具有多年生長的習性。實踐證明,大棚茄子可以播種一次,持續生長2?3年,進行多茬栽培、多茬結果。茄子多年生栽培,不僅解決了高溫期育苗難的問題,而且節約了生產成本,減少了用工,顯著提高了產量和經濟效益。其多年生栽培技術要點如下:
一、首次修剪檀株技術
頭茬茄子盛果期過后,隨著夏季高溫時間的到來,植株生長勢減弱,結果量減少,品質下降,經濟效益也大幅度下降。
因此,應于立秋至處暑之間進行首次修剪整枝。具體方法是:從結對茄處以上10厘米枝全部剪去,一般剪口距地面30?35厘米。為防止從剪口處感染病害,剪后傷口要涂上防止感染的藥糊。藥糊的配制方法是:農用鏈霉素1克,加上80萬單位的青霉素1支,再加上75%百菌清30克,加水25?30克后調制而成。
二、首次修剪后管理技術
1.重施基肥:茄子經過幾個月的生長,已耗掉了土壤中大量的養分,因此重施基肥是確保茄子多年生栽培高產的關鍵措施。
植株修剪后,在茄子行間開溝,埋施基肥。每1/15公頃施入腐熟的人糞尿3000?4000千克,餅肥100千克,尿素20?30千克,硫酸鉀10?15千克,或三元素復合肥(氮磷鉀含量均為15%)50千克。結合施肥,澆一次大水,促使新枝迅速萌發。
2.選留新技:在適宜條件下,剪枝后8?10天萌發腋芽,形成側枝,此時可選定新枝,每枝按不同方向均勻分布,選留5?6個側枝。由新的側枝現蕾、坐果。
3.中耕松土:修剪植株開始生長后,要及時進行一次深中耕,到植株封行后,再淺中耕一次,同時在根部培土一次;高度為10?15厘米。
4.結果期管理:當半數植株見果后,要加強肥水供應,掌握每10天左右澆一次水,隔一水施一次肥,每次追施尿素20?25千克,保持地面見濕。
生長期間結合噴藥進行葉面施肥。根據天氣情況,在10月20日前后扣棚膜,使棚內白天控制在23?28攝氏度,夜間保持在15攝氏度。當夜間氣溫低于10攝氏度,關閉通風口。為防止低溫造成落花落果,可用40?45毫克/千克的防落素或20毫克/千克的2,4?D蘸花保果。要重點防治茄子灰霉病、綿疫病、早疫病、黃萎病、褐紋病等,可使用70%灰核威1000倍液或64%殺毒礬500倍液等。可使用10%吡蟲啉3000倍液、50%辟蚜霧2000倍液防治蚜蟲,不同農藥要輪流、交替使用,以免病蟲產生抗藥性。
三、第二次修剪技術
經過第一次修剪后的茄子,于10月下旬開始大量采收果實上市,到1月下旬全部收完,2月上旬進行第二次修剪整枝。這次的剪口要比第一次修剪低4?5厘米,剪后于剪口處涂藥糊。
四、第二次修剪后管理技術
修剪整枝后,于大溝內開溝追肥。
每1/15公頃追施腐熟的大糞干800?1000千克或餅肥200?300千克。對小溝間進行深中耕松土,但中耕不宜靠主干太近和過深,以防碰傷主干和傷根。大棚溫度應保持在白天25?28攝氏度,夜間10?14攝氏度以上。此期要勤中耕,保持表層土壤松軟、保墑、升溫,以保養和促進根系發育。同時要注意防治病蟲害。立春之后,選擇晴天上午,于小溝內澆一次水,并追施尿素30?35千克。此期隨著天氣逐漸轉暖,植株新側枝不斷生長,每株選留3?4個新側枝,生于第一花芽以下的側枝全部去掉。以后轉入正常管理。
茄子多年栽培,一般前兩年效益好,第三年開始效益下降。主要是植株的根系老化,枝干木質化程度高,發枝趨弱;再是病株率逐漸加大,產量降低。因此茄子多年生栽培一般以兩年為宜。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