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茄子是我國各地普遍栽培的重要蔬菜,華南及港澳地區的消費者偏好長棒形、紫紅色、品質好的類型,近年市場需求量增大。
廣東省農科院蔬菜研究所經多年努力,選育出具有早熟、豐產、優質、抗逆性強的雜交一代茄子新品種一中日紫茄。該品種于1998年通過了廣東省品種審定。中日紫茄植株生長勢強,株高90-100厘米、開展度80厘米、莖粗1.9厘米,株型直立,分枝力強,結果多;果長棒形,果實外形美觀、頭尾勻稱,果長24-26厘米、橫徑4.5-5.0厘米,單果重0.2公斤,果皮深紫紅色,果面光滑有光澤,果皮薄,果肉白色、肉質細嫩;耐熱性、抗病性強于紫紅長茄和長身紫茄等地方品種,耐黃萎病和綿疫病,一般畝產2500公斤,適宜華南地區春秋季種植。
栽培上注意:
(1)播種適期春植為1~2月、秋植為7~8月,采用營養缽育苗。春植播種前種子要進行催芽,播種后要覆蓋薄膜保溫,苗期應適當控制水肥,以培育根系發達、莖粗壯、葉寬厚的壯苗。春植苗齡40-45天,秋植苗齡30-35天。
(2)選擇前作為非茄科作物(最好是水稻田)的肥沃、疏松的田塊種植。茄子生長期較長,整地時應施足基肥,每畝施腐熟有機肥3000公斤,三元復合肥25公斤。
(3)宜合理密植,每畝植1500~1600株,因其生長勢強,定植規格以行距70厘米、株距45~50厘米為宜。
(4)加強田間管理。開花結果初期,應結合中耕除草,進行一次培土培肥,畝開溝追施復合肥50公斤、尿素15公斤,以后視生長、結果狀況追肥2~3次。當植株長至40厘米左右時,設支架防倒伏,并及時摘除第一朵花以下全部腋芽,以減少養分消耗,中后期適當摘除下部葉片,以利通風透氣,減少病蟲害發生。同時還要及時采收成熟果實,有利于提高產量。
(5)及時防治病蟲害,主要蟲害有蚜蟲、薊馬、茶黃螨等,可用40%樂果800倍液,或20%速滅殺丁乳油2000倍液,或20%三氯殺螨醇乳油1000倍液噴霧防治;病害主要有黃萎病、綿疫病,黃萎病可用70%敵克松500倍液噴霧或50%多菌靈500倍液進行灌根防治:綿疫病用75%百菌清600~800倍液或50%甲基托布津800倍液,自田間發病開始,進行噴霧防治,每7-10天噴霧1次,共噴2~3次。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