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審定編號:粵審菜2007004
選育單位:廣東省農業科學院蔬菜研究所
品種來源:石豐5113/38-1改
特征特性:雜交一代品種。植株生長勢強,株高98.1~102.6厘米,開展度85.8×91.9~91.2×94.2厘米。早中熟,從播種至始收春季107天,秋季88天,延續采收期44~67天,全生育期151~155天。第一個果座果節位為10.8節。果實長棒形,頭小尾大,尾部鈍圓,果長23.9~25厘米,橫徑4.73~4.92厘米。果皮紫紅色,光澤度好,果面著色均勻,果上萼片呈紫色。果肉白色、緊實,單果重220.4~225.5克。單株產量1.40~1.42公斤,商品率93.97%~94.40%。感觀品質鑒定為優,品質分94分?扇苄怨绦挝锖4.7克/100克;粗蛋白0.91~1.26克/100克;還原糖2.36~2.8克/100克;維生素C110~202毫克/公斤,比對照種高15~21毫克。中抗青枯病。田間表現耐熱性和耐寒性強、耐澇性較強。
產量表現:2005年秋季參加省區試,總產量平均畝產2122.22公斤,比對照種粵豐紫紅茄減產5.18%,減產達顯著標準;前期產量675.69公斤,減產13.96%,減產達極顯著標準。2006年春季復試,平均畝產1407.38公斤,比對照種紫榮2號增產16.69%,增產達極顯著標準;前期產量696.32公斤,增產27.24%,增產達極顯著標準。
栽培技術要點:粵北和粵西每畝種600~800株,珠江三角洲每畝1000~1200株。
省品審會審定意見:新豐紫紅茄為雜交一代品種。早中熟,春植產量高,品質優。商品率93.97%~94.40%。中抗青枯病。田間表現耐熱性和耐寒性強,耐澇性較強。適宜我省春季種植。符合廣東省農作物品種審定標準,審定通過。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