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茄子,在四川地區廣泛栽培。由于價格較低,夏季茄子的種植量相對較少,農戶一般是作為早春和秋延后種植。其實,只要通過提高茄子的商品性和提高單位面積的產量,夏季種植茄子就可以較大的彌補價格低的缺點。這幾年,我們通過實驗和栽培,總結出了夏季露地栽培茄子的新技術。該種植茬口在成都周邊兩三個區縣栽培都取得了較高的產量和經濟效益。現具體講述一下操作技術,以便推廣。
夏季茄子的高產栽培,在品種選擇上,宜選用抗熱和抗病性強的中晚熟品種,如:短把黑、紫光大圓茄、紫黑長茄等。
土壤方面,應選擇肥沃、地勢較高及排灌方便的沙壤土。切忌低洼易澇或粘性土壤,以防雨澇災害造成漚根死苗。如果是較為粘性的土壤、或者地下水位較高、容易積水的田塊,應該做高廂,廂溝深在30厘米以上。
一般開花后25天便可采收。茄子萼片與果實相接處白色或淡綠色環狀帶即將消失,即可采收。
育苗
一、種子處理
將種子置于55-60℃溫水中。不斷攪拌至水溫30℃,然后浸泡2小時。取出種子稍加風干,置于200毫克/公斤赤霉素溶液中浸泡24小時后催芽。
二、播種播種廂面做成1米寬,兩邊有沿的平整、細碎廂面。播種前澆足底水,水滲后將消毒和浸種催芽的種子拌沙撒播。然后覆土1厘米厚。干旱年份,出苗前若床土過于干旱,可澆水1-2次,保持床土濕潤,以促進迅速出苗。
出齊苗后,要及時間苗,淘汰過密和病弱苗小苗。兩片真葉期前后即可分苗,使苗距加寬到8-12厘米左右,可以選用9×9厘米的營養杯,以保證幼苗有一定的營養面積。
由于苗期地溫、氣溫均較高,在水分管理上,要注意防止茄子幼苗徒長和濕度過大造成病害發生。一般要澆足分苗水。緩苗后及時中耕松土保墑,以促進幼苗根系健壯生長。苗齡50-60天即可定植。
三、苗期管理發現有雜草,應該用人工及時拔除;在出苗破土后3天內要用惡霉靈一類的土壤殺菌劑澆灑一到兩次;在分苗時,定根水應該采用600倍多菌靈+800倍磷酸二氫鉀混合溶液;在苗期病蟲害預防上,以防為主,每7-10天使用百菌清等保護性藥劑加阿維菌素等殺蟲劑混合噴施。
移栽
一、大田整理
茄子不耐澇。夏季茄子定植后很快進入高溫雨季。應選擇地勢較高的沙壤土栽培。粘壤土通透性差,若遇雨水多的年份,易漚根死秧,應該挖好排灌溝,平整土地,防止積水雨澇。另外,宜采用小高廂栽培。廂高20-45厘米,廂面寬100-120厘米,廂溝寬20-30厘米。
茄子為深根性喜肥耐肥蔬菜。宜深耕重施基肥。畝施腐熟的有機肥5000公斤、磷酸一銨40公斤,硫酸鉀30公斤,均勻撒施,深翻平整;若肥源充足,每畝可撒施10000公斤以上的有機肥,并均勻撒施過磷酸鈣50公斤;若土壤有機質充足,也可以全部采用化學肥料,畝施大顆粒尿素100公斤、過磷酸鈣50公斤、硫酸鉀50公斤。
二、定植茄子定植期一般在麥收后的6月上旬至7月上旬。但宜早不宜太晚,以利于盛夏之前有一段扎根發棵時期。
定植1-2天內中午要注意遮陽,緩苗期白天30℃,夜間18-20℃。緩苗后白天28-30℃,夜間15-18℃。夏茬茄子生長期長,前期不整枝,任其生長分枝結果,待門茄采收后,將下部老葉摘除,待對茄形成后,剪去上部兩個向外的側枝,形成雙干枝,以此類推。當四門斗茄坐住后摘心。一般每株留5-7個茄子。中后期植株開展度大,定植密度以每畝1800-2000株為宜。栽植宜深些。栽后澆大水以利緩苗。門茄出現時,加強中耕鋤草防澇。夏季雨澇季節,應該加強肥水,定植7天后澆1次緩苗水,直到門茄謝花前控制澆水,追肥。當門茄長到3-4厘米大時,開始追肥澆水,膜下暗灌。
茄子喜水,要注意經常保持土壤水分的充足。當缺水時可以進行澆灌和溝灌。澆灌時,將肥料碳酸氫氨、磷酸一氨、硫酸鉀溶解在水中,濃度分別為0.3%、0.15%和0.2%左右。溝灌時用大水灌滿一溝后,再將以上肥料均勻的撒在溝中融化,每畝用量分別可以為15-30公斤、10公斤和10公斤。如果不缺水,則可以在每四株茄子中間挖一個窩,在窩中放入充分腐熟的農家肥。注意,追肥后都應該加大通風,防止肥害和病害的發生。第一次追肥后,每隔15天追1次,每次畝追尿素10-15公斤、磷酸二銨10公斤、硫酸鉀5公斤,及時澆水,促進植株和果實生長發育,防止早衰,延長采收期,增加后期產量和經濟效益。
開花期可用防落素20-30毫克/公斤涂抹花柄和花萼,處理過的花冠要在果實大后輕輕摘掉,提高坐果率。
夏秋季節,應該抓緊中耕除草和病蟲害防治工作。除草可畝用48%氟樂靈100-150克,在定植后噴灑地面。既能取得良好殺蟲效果,又可減少用工。
病蟲防治
蟲害主要有紅蜘蛛、蚜蟲、白粉虱、螨蟲和斑潛蠅等,病害主要有綿疫病、枯黃萎病、白粉病和病毒病等。
一、蟲害紅蜘蛛:防治措施除經常保持土壤濕潤,避免過于干旱,及時清除田間雜草以外,化學藥劑防治主要采用:40%菊殺乳油2000-3000倍液,40%菊馬乳油2000-3000倍液或50%硫懸浮200-300倍液除治即可。
蚜蟲:可采用2.5%溴氰菊酯乳油2000-3000倍液,40%菊馬乳油2000-3000倍液或阿克泰可濕性粉劑2-3克/畝,加水15公斤噴灑除治即可。
白粉虱:可采用25%阿克泰水分散粒劑,每畝2-3克,兌水30公斤或以青霉素噴藥與黃板誘殺的辦法結合進行。
螨蟲:可采用36%克螨蠅乳油1000-1500倍液、5%卡死克乳油2000倍液、1.5%阿巴丁乳油3000倍液。
斑潛蠅:5月后期,小麥和油菜收獲以后,大量的雌成蟲從小麥田和油菜田遷徙飛入蔬菜田造成危害。雌成蟲把植物葉片刺傷,進行取食和產卵,幼蟲潛入葉片和葉柄危害,產生不規則蛇形白色蟲道(所以又名葉線蟲),葉綠素被破壞,影響光合作用,受害重的葉片脫落,美洲斑潛蠅發生初期蟲道呈不規則線狀伸展,蟲道終端常明顯變寬。防治方法:在受害作物某葉片有幼蟲3頭時,掌握在幼蟲2齡前(蟲道很小時),于8-11時露水干后幼蟲開始到葉面活動或者熟幼蟲多從蟲道中鉆出時開始噴灑25%斑潛凈乳油1500倍液、1.8%愛福丁乳油3000倍液、5%順式氰戊菊酯乳油2000倍液、25%殺蟲雙水劑500倍液、98%殺蟲單可溶性粉劑800倍液、1%增效7051生物殺蟲素2000倍液、1.5%阿巴丁乳油3000倍液、20%康福多濃可溶劑4000倍液、5%抑太保乳油2000倍液、36%克螨蠅乳油1000-1500倍液、5%卡死克乳油2000倍液。防治時間掌握在成蟲羽化高峰的8-12時效果好。此外,還可選用生物防治法。釋放姬小蜂等寄生蜂對斑潛蠅寄生,控制率較高。
二、病害綿疫病:可用25%瑞毒霉可濕性粉劑800-1000倍液,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600倍液,70%代森猛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64%的殺毒礬或雷多米爾、金雷可濕性粉劑500-600倍液,畝用藥液50-80公斤,隔7-10天噴1次,連噴2-3次,注意交替使用,噴藥時不要忽視莖基部。
枯黃萎病:發病初期及時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倍液,5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30%dt殺菌劑350倍液灌根,每株用藥液0.25公斤左右,隔7-10天灌1次,連灌2-3次即可。
白粉病:在葉片上布滿白色粉狀物,使葉片失綠黃化,造成植株早衰。當葉片上有白色粉狀物出現時,應每7-10天葉面噴灑一次氰菌唑水溶液、粉銹寧水溶液、翠貝、或硫懸浮劑水溶液進行防治,連續噴灑2-3次,注意藥水水量一定要大。
病毒病:用維生素a120倍液噴霧,苗期2次,移栽后1次,可防治病毒病。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