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茄子枯萎病在一些地區發生較重。
[田間識別]發病初期,植株頂部葉片似缺水萎蔫,后萎蔫逐漸加重,植株下部葉片開始葉脈變黃,隨之葉緣變黃,最后整個葉片變黃、枯萎而死。發病嚴重時整株葉片枯黃,黃枯的葉片不脫落,縱剖病莖可見其維管束變深褐色。
[發病原因]病菌以菌絲體、厚垣孢子在土壤中越冬,種子也可帶菌。病種子和帶菌糞肥可傳病,田間病菌主要借雨水、灌溉水傳播。病菌由根部傷口或幼根侵入,定居于維管束內。溫度25-28℃,土壤潮濕利于發病。根部傷口多、植株生長衰弱時發病重。
[防治要點]①使用無病種子,或種子用55℃溫水浸種15分鐘消毒處理。②無病土育苗,培育壯苗。③重病地與非茄科蔬菜進行三年以上輪作。或定植以赤茄、托魯巴姆為砧木的嫁接苗。④適時、精細定植。適當控制灌水,加強中耕,促進根部傷口愈合。做好肥、水管理,保持植株健壯生長,提高抗病力。⑤防治地下害蟲和土壤中線蟲。⑥發病初期可用50%多菌靈500倍液,或50%苯菌靈l000倍液,或5%菌毒清300倍液,或20%甲基立枯磷1000倍液灌根。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