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一、病害。主要有青枯病、綿疫病、黃萎病、褐紋病等。
1.青枯病:屬細菌性病害,暴雨后溫度突然升高易引起該病流行。病株發病初期,頂葉或一側葉片暫時萎焉下垂,晚上復原。維管束變褐色,橫切病莖,用手擠壓或經保濕,切面上維管束溢出白色菌液,嚴重的病株經7-8天即死亡。預防青枯病要采用綜合防治的方法,選擇抗病品種及沒病田塊培育壯苗,發現病株要及時割除,病穴撤石灰滅菌;在發病初期用72%農用鏈霉素2000倍液或氧氯化銅800倍液灌根,另外還可用特效殺菌王2000倍液,敵克松400倍液或青枯散噴灑。
2.綿疫病:主要危害果實。受害果初為水浸狀,圓形斑點,稍凹陷,果肉變黑褐色腐爛,易脫落。濕度大時,病斑表面長出茂密的白色棉絮狀菌絲,擴展迅速。病果落地后很快腐爛。莖部受害初期呈水浸狀溢縮,后變暗綠色或紫褐色,其上部萎焉,潮濕時上生稀疏白霉。防治上要注意實行輪作,高壟種植,適當摘除下部葉片以利通風透光,降低植株間的濕度,發病初期可用瑞毒霉600倍液、殺毒礬500倍液噴灑。
3.黃萎病:也稱半邊瘋,發病初期近葉柄的葉緣部葉脈間褪綠,晴天高溫時萎焉,夜間或陰天時恢復,數日后萎焉狀態不再復原。葉緣稍向上卷曲,且多由半邊葉開始,然后整片葉干枯、脫落。有時病斑只限半邊葉片,引起葉片歪曲;病情急劇發展時,往往整個葉片發黃萎焉,變褐枯死。癥狀一般由下而上發展,植株半邊葉片萎焉,嚴重時全株葉片脫光。防治措施:選用抗病品種及輪作,發病初期用多菌靈500倍液、70%甲基托布律700倍液進行土壤施藥或灌根。
4.褐紋病:主要危害葉、莖及果實。下部葉片染病,初生白色小點,后擴大為不規則形斑,直徑20-30毫米,中部淺黃色,邊緣暗褐色,有不規則輪紋,上生黑色小點。病斑多時連接成十幾厘米的壞死區,使病部以上漸枯死;后期病斑破裂或穿孔。果實上病斑圓至橢圓形,直徑5-50毫米,褐色,上生大量小粒點。防治措施:種子和苗床消毒;選用長茄品種;加強栽培管理,提高植株抗病性;在發病初期可用75%百菌清500倍液、代錳鋅300倍液、波爾多液(硫酸銅:石灰:水)1:1:200等進行噴灑。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